第328章 ,轨道热潮与今年是未来10年最好的(4 / 5)
世河道內部,整平土地种植粮食,但这个时代可没有那么大的人口压力,完全可以退耕还湖,建立一些湿地来作为泄洪区,同时为北方保存一点水源,为乾旱做准备。
巡视完通州之后,徐晨低调地返回京城,径直来到了元首府。
刘永早已等候在此,他恭敬地拿出准备在公民议会当中通过的议案。其中一项重要內容是明年计划修建的4条轨道。这4条轨道以开封府为核心,向四面扩散,分別是开封府到大名府、开封府到南阳、洛阳到开封府、开封到临淄,总长度超过2000余里,造价约500万两。
刘永详细地介绍道:“以开封府为轨道网络的核心,將会把开封府方圆千里的十几座城池纳入到轨道的交通体系中。这不仅能极大地降低物流成本,还能给中原的灾民提供一份差事,繁荣中原经济。同时,对於军事和政治也有极大的意义。5年內修建一个完备的轨道网络,我大同军的调动將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到时候我大同社可以调动几十万大军同时向江南发动进攻,而这条轨道也能保证几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
徐晨认真地听著,不时点头表示认可,就现阶段而言,轨道的军事价值极为重要。当轨道网络贯穿之后,大同社的军事打击能力將会成倍提升,更不用说其附带的巨大经济价值。可以说,一条轨道能够把整个北方的力量紧密联合在一起。
接著,刘永又拿出几个议案。其中北直隶水利议案引起了徐晨的关注。今年那场连绵不断的大雨把刘永嚇得不轻,断断续续下了三四个月,他这个黄土高原长大的娃,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回南天。他感到十分奇怪,同样是北方,关中的雨量那么少,怎么到了京城却能下这么久。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同时也是为了巩固根基,修缮北直隶的水利工程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
徐晨对新修水利工程自然是赞成的,但他和刘永的想法有所不同,他更关注密云水库的修建。今年这种雨水绵绵的情况应该是极端天气,哪怕在后世京师也很少下三个月的雨。按照小冰河时期的规律,只怕明年就要准备抗旱灾了。
徐晨思索片刻后说道:“这两年北方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多了,我们最好了解各地的气候情况,才能提前做好应对灾害的准备。我打算在各县设立一个气象局,人员不需要多,一个就足够。他们的任务是记录每天的天气、雨水下降的情况,而后每月匯总上报到京城。通过这些统计数据,我们就能知道哪个地方乾旱,哪个地方雨水多、闹洪灾。”
刘永眼睛一亮道:“这倒是一个提前预防灾害的好方法。”一个县只安排一个人,这样的小部门他觉得没什么问题。
而后徐晨翻看到北直隶抗洪嘉奖名单,他本是一扫而过,但一个人名字吸引了他的注意。
“朱由检”徐晨不可置信说了一遍。
刘永道:“元首,您离开京城不久之后,崇禎的两个妃子怀孕了,他想要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一些钱財,我们让他去紫禁城演皇帝,他不愿意,后面让他去作为物资书记员,当时下湾村河堤出现管漏,却没有想到崇禎如此勇敢,直接跳下去堵住了管漏的地方,崇禎虽然是个糊涂蛋,但不得不说是条汉子。”
徐晨笑道:“这倒是一个可以宣传的地方,大明朝把崇禎逼成了一个昏君,但在我们大同社治理下崇禎却成为一个敢跳下河堵管漏的英雄,此事可以大为宣传一番,让天下知道我大同思想的先进性。”
“遵命!”
隨后,刘永又把总理衙门统计出来的这一年的税收、田赋、粮食结余情况向徐晨匯报了一遍。
徐晨看到统计数字,不禁有些惊讶。他本以为今年天灾不断,粮食消耗巨大,却没想到虽然看上去灾害遍地,但除了中原的粮食稍微减產之外,北方其他各地的粮食產能都有所增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