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混乱的江南(4 / 5)

加入书签

就是整个大明风气先河的地方,有像王夫之这样的思想家,皇权的统治已经不稳。

徐晨的举动更是加速了江南的读书人反抗,他们为什么要皇权,为什么不能学习大同社彻底摧毁皇权,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公民之国。“拥有国家的公民”这个概念,对第一次听到这话的读书人来说是震撼的,让他们有种看到了新世界的感觉。

所以整个三月,有大量读书人渡过长江前往北方学习大同社的革命理念。一些行动力强的人则像刚刚那个读书人一样,在光天化日之下宣传非君的理念,想要吸引更多志同道合之人。

这段时间的江南,受到大同社影响,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年轻的读书人组建了各种学社,各自宣传自己的理念,整个江南呈现出一种混乱但又充满活力的景象。而传统的三纲五常、君臣大义在这些思想的衝击下,已然摇摇欲坠。年轻的读书人对这些腐朽的理念充满了厌恶。

江南年轻读书人思想的混乱让南明高层和大族士绅惶恐无比。他们越发严厉地镇压这些非君思想,以至於江南的锦衣卫都开始恢復朱元璋时期的风采了。现在的金陵城,你根本不知道谁是锦衣卫的密探,只要有非君言论,第二日必然会被抓走。

比起思维活跃的年轻读书人,江南地主士绅更加务实,对没收他们土地財產的徐晨没有一点好感。在他们看来,徐晨比皇权更加可怕。大明的天子最多只是向他们要一点钱,而徐晨可是实实在在要他们全部的家產和命,所以这些士绅联合起来一起压制江南的混乱思潮。

这让高登觉得江南已经不安全了,开始有了回自己家乡的想法,不久前,高登和罗伟联繫上了,才知道罗伟现在已经是扬州知州。让他惊讶的是,在罗伟的带动下,北方重民社重新发展起来,有了上千社员,遍布在整个北方的官场和民间。罗伟邀请高登回到中原继续重民社的理想。

只是高登的想法和贺涵差不多,当初他狼狈出逃到关中,现在又重新回去,总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但现在看看南明朝廷,根本没有吸取一点教训。士兵没有好好训练,朝廷內部的斗爭反而保留了下来,税收也没抓起来,秩序也没维护好,说是一盘散沙都不为过。

这样的朝廷怎么可能斗得过万眾一心的大同社。他即便不回家乡,要不了几年,大同社也会打进江南。高登望著远方,心中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

4月15日,高登像往常一样编撰文章。

“高先生,我们將军有请您。”一个神机营的士兵恭敬地行礼说道。

在南方政治態势越发紧张的当下,高登的重民报社还能在这风雨飘摇中继续经营下去,全仰仗李轩的庇护。否则,那些锦衣卫可不会像之前那样只是简单地收缴书籍、限制报导,而是会让报社陷入万劫不復之地。

高登跟著这个士兵前往南京的皇宫。一路上,皇宫的宏伟建筑在他眼前一一掠过,但他此时无心欣赏,心中满是对此次被召见的疑惑。

当士兵带著他走进一个宫殿时,他不禁吃了一惊。只见宫殿內朝廷的阁老、六部尚书,以及南方各行省的资政们都齐聚在此,而在外围站的则是张傅,张彩等学社魁首,江南名士。

南明朝廷新的首辅侯恂询问道:“朝廷如今有20万乡勇,难道还不足以抵抗大同社吗”

李轩无奈摇头道:“这20万乌合之眾,根本打不过大同军的一个师。”他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打破了眾人心中那一丝侥倖的幻想。

侯恂看向祖大寿,但祖大寿也摇头,显然他是认可李轩的说法。

次辅文震孟皱了皱眉头,不甘心地接著询问道:“朝廷加大对他们的训练和投入,提升他们的战斗力,能不能行”

李轩苦笑著摇了摇头,解释道:“没用的。练兵,先练將。乡勇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