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心思各异的资政与疲秦之策(2 / 4)
养他们。”
一年能赚60两银子,在广西地主老財的收入也不过如此。
保卫江南半壁江山是所有士绅共同的愿望,但具体到谁出钱出粮,那就分歧巨大了。
湖广,蜀中觉得自己处於前线,军事压力极大,需要钱財招兵买马,税收不愿意输送到金陵不说,他们还想得到朝廷的支援。
中南三行省自古以来就是穷地方,需要朝廷支援,其他相对富裕的江浙,福建,江西,广东行省也不愿意出钱粮。
大明的地域太广大了,各地对乱世的感受是不一样,对辽东的人来说,他们已经经歷了十几年的战乱,对关中中原地区对百姓来说,他们也经歷了好几年的战乱,但对江南来说,战乱却是从去年开始的。
在此之前,江南根本就没几个兵,军费开支也极低,但就这半年时间,地方组建乡勇,地方组建新军,军事开支急速提升的同时,江南各省的財政收入却在快速的降低,有枪有兵的士绅哪里还愿意上缴税负
开支加大,收入减少,各个行省本就收支不平衡了,就更加不愿意把钱粮输送到金陵了。
侯恂道:“各位,军事之事暂且先放下,现在朝廷光养兵每年的开支就是2000万两银子,加上要维持朝廷的百官俸禄,皇室开支,打造武器装备等等,朝廷一年的开销是3000万两,我等商议一下各省上交税银的数量,没有税收,不要说等大同军打过长江,朝廷连今年都维持不下去。”
对侯恂来说,现在最急切的事情不是如何抵挡大同军,而是如何弄到钱粮,把朝廷给维持下去,这半年的钱粮大部分都是直隶士绅提供或者借贷的,但现在这些士绅不愿意出钱粮。
本来如果了这么多钱弄到了一支精兵强將,保护他们的土地和財產,大家也就捏著鼻子认了,但现实就是他们请来了一群土匪,大同军还没有收刮他们,这群乡勇反而先来搜刮他们了。
南直隶的士绅欢呼大明的都城终於又回到了金陵,但没多久他们就发现他们的税负增加了五倍,这如何让他们接受,所以他们急切需要江南其他行省,来支持朝廷的开销,这才有了现在这场资政会议。
但一说到各省的税收比例,这些资政们吵的更加激烈,大同军兵锋直指江,谁都知道这笔钱少不了,但谁又都想自己家乡少承担一点,其他行省多承担一点,利益相关,大家就吵的更加激烈,几十位资政几乎要打了起来。
高登冷眼旁观看著资政会议上的这一切,他在关中已经经歷过这种场景了,现在他內心没有一丝波澜,甚至有点觉得好笑。
他唯一就有一丝好奇,已经有关中,中原士绅的教训了,江南的士绅会不会吸取这个教训,是主动拿出钱粮来支持朝廷对抗大同社,还是和关中,中原的士绅一样,哪怕被大同市吊死,也不愿意多交一点税。
看现在这场景,高登觉得这些人哪怕是死也不会悔改,只要被大同军吊死的概率更大。
而像张溥,张彩这些学社魁首,江南名士对眼前的这一幕却极其失望,大同军的兵锋直指江南,朝廷的重臣不想著如何对抗大同军,反而为了区区的钱財爭论不休,一点没有保护大明,维护名教的动作。
就在所有人都在爭吵的张溥忽然高声道:“各位资政,某很失望,这资政会议本应该是群贤毕集,眾正盈朝的场所,大家应该做的事情是,谴责大同社对圣人家族的迫害,对儒家学问的曲解,对三纲五常儒家伦理道德的摧毁,应该组建精兵强將,反攻江北,恢復天下的秩序。”
“而诸公不想著家国大义,不想著圣人的传承,却还在为这些琐碎银两爭论不休,现在我等留著银钱有什么用,等著大同军打过来,抄了我等的家,灭了我等的族,再来嘲讽我的目光短浅,蠢笨如猪。”
“诸公应该討论的事情是如何组建一支强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