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崇禎:今年是他当皇帝最艰难的一年(2 / 4)

加入书签

支敢野战的军队。九边將门,

关寧骑兵他们已经军阀化了,不管朝廷给这些人多少军餉,这些人上战场第一永远是保存自己的实力。如此一来,朝廷的大军虽然多,但不过是一群各自为战,

以保存实力为主的乌合之眾,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强干弱枝,提振京营的战斗力才是根本之道。

有这样现实的例子摆在崇禎皇帝面前,他终於下定决心,以秀子营为核心,

编练新式的火枪军队,重振京营的战斗力。

二月,崇禎皇帝提拔贺涵为左都督,领兵部尚书衔,督师京营。

崇禎皇帝虽然毫不吝嗇地给贺涵封官,但他自己却是个穷鬼。女真人的入侵,直接重创了北直隶的经济。原本繁华的城市变得破败不堪,农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朝廷不仅要应对战爭的开支,还要负担著几十方勤王大军的开销。

虽然崇禎皇帝已经知道前线的战报有问题,但几十万勤王大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战爭结束之后,朝廷肯定是要搞赏他们一番,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偏偏现在大明的国库已经不是空的可以饿死耗子了,而是大明王朝对外欠了一屁股的债,在可以预见的將来还会再欠下几百万两。崇禎皇帝看著空空如也的国库,他已经没有几年前像遇到袁崇焕那样豪掷几百万两银子的能力了。

好在贺涵他们经过徐晨教育之后,知道做事之前要先搞钱,想做大事就要搞大钱。贺涵向崇禎提出以要京城门头沟煤矿和长芦盐厂两个產业为新军的军来源。

大明朝廷的矿税根本收不上来,而且开矿就需要大量的矿丁,这种一无所有的青壮集结在一起,尤其是还在京城附近,对封建王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隱患。

没有利益却隱患巨大,任何一个封建官员对京城附近的矿场都是处於保守態度的,能不开儘量不开,所以在直隶附近开的矿场並不算太多。

但京城百万人口又的確需要燃料,从永乐定都京师开始,200多年时间,当地的木头早就被砍伐一空了,现实的需求又逼著当地的百姓必须要开矿,但当地的官员不敢担责任,於是京师附近的矿场就成了一个无人过问的地带了,出了动乱,马上关闭矿场,燃料价格上涨,冻死饿死了京城的百姓,导致民怨沸腾,那就在偷偷摸摸的开矿场,总之是哪头出问题先通哪头。那些矿產也被京城的贵族们霸占,吃喝玩乐的来源。

不过在朝廷的帐目上,这些矿场还是属於朝廷的,崇禎也没多想,直接把门头沟煤矿场给了贺函。

而长芦盐场更不算事了,崇禎自已找来户部的帐册,去年长芦盐场上交给朝廷的盐税是一万八千两,就这么点钱,崇禎给的自然毫不心痛。

甚至还有点心怀愧疚,这两个產业加起来一年都不知道能不能赚3万两,贺涵却打算以这两个產业为根基,编练出两营,一万新军。

更让崇禎惊的,贺涵还真做到了,贺涵从遵化,欒州招矿工,去长芦盐场招盐丁。还真招了1万新兵,补全秀子营缺额不说,还编练出一支5000人的神机营。

崇禎都感到神奇,就这么点钱,真能养这么多兵

当然与之对应的,朝廷对贺涵的弹劾奏摺又开始增多了,甚至连英国公,定国公这些一向对朝廷事务没多少兴趣的勛贵也开始弹劾贺函,说他提督京师却不用勛贵之人,有结党营私,霍乱京城之嫌,还有说贺涵拥兵自重,图谋不轨之嫌。

这下连崇禎都感到奇怪,贺函耿直,经常戳破官员的谎话,得罪朝臣他还能理解,但大明的勛贵很少参与朝中事务,双方应该不会有交集才对。

即便贺涵是外將提督京营侵害了这些勛贵的利益,但这些人一般也很少用这样激烈的手段。

“爱卿是如何得罪英国公府的,如果是有误会的话,朕来给爱卿做保,双方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