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同社的军工技术(3 / 4)

加入书签

用担心道路问题。

而火炮作坊动不动就要运输几千斤的火炮,更加需要铁轨技术,於是就有现在现在这副蒸汽朋克的景象张献忠这些军官看到这些庞然大物都收敛了几分气息。

王大锤看到徐晨等人,马上跑过来道:“见过都督。”

徐晨问道:“你们火炮作坊每个月能生產多少门火炮”

王大锤道:“有了铁模铸造技术,铸造火炮的效率提升了10倍,现在火炮作坊,轻型火炮每个月能製造10门,重型火炮能製造5门,如果都督需要的话,產能还能再翻一倍。”

王大锤对徐晨是极其钦佩的,不是因为徐晨的权利,而是他在技术上的能力,在他看来,徐晨即便是不当这个都督,当铁匠,那也能成为世上最好的铁匠。

以前大明铸造火炮都是用泥模,需要费大量时间来准备合適的泥土材料,泥土要经过筛选、淘洗、搅拌等多道工序,以確保其质地均匀、粘性適中,能够塑造出火炮的模型。

而且,泥模的製作过程复杂,需要工匠手工雕刻出火炮的形状,包括炮管、炮膛、炮耳等各个细节,这对工匠的技艺要求极高,且耗时很长。比如製作一门小型火炮的泥模,

熟练工匠可能也需要几天,而后是更长时间的阴乾,要是粘土的水分不均衡,阴乾坏了,

还要重新做泥模,可以说铸造一门火炮前期的准备就已经极其耗费精力和物力了。

但用铁模铸造之后,虽然前期设计和製造铁模虽然时间更久,更复杂,铸造的要求极其高。

但一旦铁模製造完成,后续就可以重复使用,一个铁模可以不断的製造出铁炮。

泥模一次只能铸造一门火炮。每次都重新製作,重复前面的流程,极大的浪费时间。

这还只是在铸造之间的效率差距。泥模铸造质量也比不上铁模。

在铸造过程中,泥模的强度相对较低,为了防止在浇注铁水时泥模破裂,浇注速度必须缓慢,这大大延长了铸造时间。而且,泥模在承受高温铁水时,容易產生一些细小的裂纹和气孔,影响火炮的质量,可能需要多次修补和调整。

铁模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热性,可以承受快速浇注铁水的衝击力,从而加快铸造速度。铁模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较高,能够减少铸造缺陷,提高火炮的质量和成品率。

大同社用了铁模铸造,加上修建了火炮的热处理室,极大的降低了火炮的残次频率。

以前泥模没有经验的工匠,,铸造出来的火炮残次品率可能达到两成,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铸炮师,残次品率也有一成左右,毕竟火炮製造的流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了都有可能製造出残次品。

而现在铁模加热处理室,几百门火炮才会出现一门的残次品。

使用新技术大同社製造火炮效率不但提升,而且价格还反而变得更低了。

徐晨马上摇头道:“这些火炮倒也足够大同军的战备,不需要再增加產能了,你还是想办法多製造一些飞雷炮和自弹筒吧。”

相对於缺乏的枪械,火炮就有点產能过剩了,大同军每个主力旅有一个火炮营,有4

门重型火炮,4门轻型火炮。6个旅团加起来也就是不到50门火炮,再加上大同都督府有一个直属的火炮团,共有轻重火炮24门,整个大同军现役的火炮是七十二门,这已经是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火炮力量。

徐晨並不认为大同军还需要增强火炮的力量。现在他们主要生產的都是掷弹筒和飞雷炮。

没办法,火炮这玩意威力大,虽然大,但伺候起来也麻烦,大同军的轻型火炮需要12

个人来伺候,重型火炮则需要24个人,轻型火炮需要准备8匹马来拉,重型火炮需要准备16匹马,关键是马这种牲口极其娇贵,在战场上稍微疲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