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乱糟糟的议会与「蒙奸」(5 / 6)
敌人搏斗,等閒上百人的马匪也难以攻破这样的驛站。
遇到更大股的敌人,他们就会燃烽火台,只要狼烟升起,要不了一个时辰,大同军的骑兵就会救援过来。
这种驛站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收益极高,哪怕是普通的伙计一个月也能赚个10两银子。
眾人在驛站里找了个位置坐下,喝著凉水,吃著简单的食物,感受著片刻的寧静与清凉。
他们一边休息,一边听著周围人们的交谈,什么大同社在河套筑了十几座城池堡垒,修了几百里的水渠,开垦了百万亩的良田。
什么大同军追杀的蒙古人,杀的蒙古部落节节败退,已经退到阴山一带。
通过这些信息他们也能感知到大同社的地盘在不断扩张,实力在不断的加强,这是一个再再升起的新势力,只是不知道会把天下带往何方。
距离徐光启他们几百里之外的阴山山脉下。
数百名大同社骑兵正於这广阔的平原上驰骋。他们身姿矫健,驾驭著骏马如疾风般穿梭,
马蹄扬起阵阵尘土,似是一条黄色的巨龙在大地上舞动。
此时,一群仓皇逃窜的敌人正被他们不住地分割。蒙古头首领声嘶力竭地呼喊著,试图聚集部眾、整理建制,但却徒劳无功。
那一张张因惊恐和焦急而扭曲的脸,在飞扬的尘土中显得格外狞。大同社骑兵如同一把把锐利的尖刀,一次次衝散截断他们的队伍。方圆数十里的平原上,全是惊慌失措的蒙古骑兵,他们的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手中的武器在慌乱中挥舞,队形毫无章法。
比起几百年前那曾席捲天下、令世界为之胆寒的蒙古骑兵,如今的他们已然彻底退化成为了半原始的部落。大部分骑兵身上穿著简陋的皮甲,那皮甲经过岁月的侵蚀和风雨的洗礼,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坚韧。甚至有些人乾脆连皮甲都没有,穿著破烂的羊皮袄子,给他们带来少的可怜的防御。
他们手中的战刀,与其说是刀,不如说是一块薄铁片,刀刃卷了口,在阳光下闪烁著黯淡的光。而他们引以为傲的箭矢,更是少得可怜,大部分都不是铁箭,在战场上根本无法对敌人造成有效的伤害。
大明几百年对草原的封锁极其严格,就像一道无形的锁,紧紧地束缚住了蒙古人的发展,钢铁成为了草原上最珍贵的资源。他们快速地退回了原始的时代,即便是有晋商走私,但也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所以蒙古人在面对全副武装的大明家丁,或是铁器化的辽东女真人时,他们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而大同社的骑兵,却有几分蒙古人先祖的风采。他们骑术精湛,战术灵活,在战场上驰骋。不过500余人,却將上千敌人打得被动挨打、疲於奔命。他们的喊杀声震彻云霄,马蹄声如闷雷般在大地上滚动,仿佛是战神降临,要將一切敌人都碾碎。
敖汉部部落首长带著最后的部眾,集中在阴山草场。这里水草丰美,曾经是他们的乐园,可如今却成了他们的绝境。在东面,远远地,一条黑线正缓缓压过来,那是敌人追杀的身影。每一个黑点都像是死神的使者,带著无尽的恐惧和绝望。在经歷了几场噩梦般的廝杀之后,曾经拥有上万勇士的敖汉部落,现在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了。敖汉部部落首领既惊恐又愤恨。他的眼神中燃烧著怒火,却又透露出深深的无奈。
让他感到无比愤怒的是,汉人的骑兵大部分都是蒙古部落的人。用汉人的话来说,那就是一些“蒙奸”。
这些人背叛了自己的族人,被汉人用钱財收买,用新式的武器装备起来,转过头来就追杀他们的同族人。敖汉部落就是这样一步步被他们追杀得逃离了河套,如今又被追杀到了阴山地带。
因为同样是蒙古人,在骑射技术和个人的勇武方面,双方相差不大。他们都在马背上长大,熟悉草原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