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其兴也勃与四面漏风的大明朝(4 / 5)

加入书签

“洪洞县就交给俺了。”

就这样,他们每家都分到了一个县,整个平阳府被他们瓜分完毕。

张三看著眾人,笑著说:“各位兄弟先去攻占城池,如果发现明军的动向,

马上通报,我们再集合起来击败他们。经过这一年的发展和壮大,明军也不是那么不可战胜了,现在是我们反守为攻的时候了。”

“盟主说的好。”其他的义军首领纷纷叫好,他们也能感受到,明军和他们的战斗力已经逐渐拉平。他们人数眾多,又不怕死,现在根本不怕大明的军队。

大堂里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眾人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张三他们所言不虚,在徐晨的武装支持下,义军迅速拉近了与明军战斗力的差距。往昔,明军动辑以一敌十、轻易击败义军的场景已不復存在。如今,只要农民军占据十倍以上的兵力优势,胜利的天平大概率会倾向他们。

当张三他们的联盟义军在整个平阳府攻城略地之时,北方的王嘉胤也遥相呼应。他率领3万义军攻占了保德州,而后联合普西北十几股义军,近10万人在整个寧武府肆意。整个山西,乃至太原镇都乱成了一锅粥。明军仍以老眼光看待这些义军,却没料到他们战斗力升。接连几场战斗,好几支太原镇的部队被歼灭,守备、游击將军等中级军官被俘被杀者多达十几人。

虽然他们也剿灭了多股农民军,击杀了好几万的农民军,但对改变山西行省的局势没有任何用处,现在山西流民遍地,地方的秩序崩溃,明军杀1万叛军,就有10万流民加入农民军的起义队伍当中。他们杀的这点人还比不上农民军的扩张速度。

更关键的是农民军在徐晨的支持下,野战和攻坚能力得到了成倍的提高。

这一系列变故让山西行省的文武大员们如遭雷击,彻底蒙了。一时间,他们不敢轻易出城野战,只能龟缩在大城市中,同时不断向朝廷发出求援的呼声。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7月5日。

紫禁城乾清宫內,气氛压抑而沉重。现在差不多是崇禎皇帝登基两周年的日子,虚岁18的他,本应朝气蓬勃,却显得比两年前沧桑了十岁不止,看上去宛如一个死气沉沉的社畜。

经过这两年的风风雨雨,他终於地意识到,大明王朝就像一艘四处漏水的破船,而他只能竭尽全力去堵住那些不断涌出的漏洞。

然而,让他无奈又愤怒的是,他的臣子们总是在关键时刻扯他的后腿。他寄予厚望的三边总督杨鹤,在两年时间里丟了一个军镇;他心中的盖世名將袁崇焕,一个月前竟在毫无徵兆的情况下斩杀了大明的东江总兵毛文龙。崇禎虽然討厌毛文龙的跋扈,但更不满袁崇焕的无法无天。而且,辽东內部告发袁崇焕的人越来越多,其中袁崇焕擅自和金人议和的消息,更是让崇禎开始怀疑自己认定的这位名將。只是他还需要袁崇焕守住京师这道大门,內心对袁崇焕承诺的“五年平辽”仍抱有一丝期望,所以態度摇摆不定,暂时默认了此事。

这糟心的事情还未平息,山西行省又传来噩耗,奏摺称他们无法平定內部的叛逆,整个山西省已发可危,快被叛逆攻占了,请朝廷支援。

崇禎心中悲嘆,难道这大明的船真的要漏光了吗为何臣子们总是带来这样的坏消息

无奈之下,崇禎把首辅韩请进了乾清宫。他满脸怒容,大声说道:“山西巡抚该死,太原总兵也该死!这贼情瞒不住了才开始上报,朕真想砍了此二人。”

韩接过奏摺,匆匆看了一遍,连忙说道:“陛下,山西行省情况复杂,背后还有大同贼寇。贸然处罚他们,反而会让山西的局面彻底崩溃。常言道使过,不使功』,不如让此二人戴罪立功。”韩心中著实害怕崇禎衝动行事,这位少年天子性子太急,杀性又大,他真怕崇禎下令斩杀山西巡抚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