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镇北都护府与公民议会(4 / 5)

加入书签

>

徐晨问道:“你们想出什么好的名字可以供参考”

张献忠马上道:“俺想了一个,俺们叫大同社,那军队自然应该叫大同军,为天下大同创立的军队,这名字多贴切,多响亮。”

“大同军,大同军!”徐晨念了两遍,也觉得比较贴切,而后问道:“大家认为大同军这个名字如何”

“这个名字好!”大同军这个名字得到了高票的通过。

接下来刘永问道:“都督您说要建立一个我们大同社沟通百姓的机构,但属下一直没有头绪,

不知道该如何建立这样的机构,还请都督你明示”

徐晨想了想道:“三代之时,国人都有参政的权,出现了昏君,国人甚至可以驱除昏君。”

我们可以效仿三代时期的制度,我们既然想恢復的是公天下,那么生活在这个天下的百姓就应该叫公民,寓意拥有国家的民眾。

这个机构就叫公民议会,每个县从士农工商选出八人,由这些人组成公民议会的主体,他们有权利监督都督府施政,监管我大同社社员,下情上达督促都督府解决遇到的麻烦。”

张献忠等人听完直挠头,这机构怎么听上去好像是专门看著他们的。

倒是刘永和李文兵几人惊喜连连,有了公民议会他们大同社和百姓的最后联繫被打通了,大同社的法统终於可以建立。

家天下以君权神授確立他们的法统,上千年运行下来,这套体系已经得到了天下的人的认可。

而他们大同社想要动摇这套体系,政权民授这可以让他们占据道德的制高点,爭取士农工商的支持。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1月19日。

榆林城的武庙內,气氛压抑而沉闷。自从大同社攻破榆林镇之后,这里便成了关押大明军官的地方。除了像杜文焕那样罪恶滔天之人被吊死之外,余下的军官们都被关押在此进行劳动改造。

武庙的院子里,这些军官们每天在士兵的严密监管下忙碌著。他们有的清理著散发著恶臭的下水道,污水溅到身上也顾不上。

有的搬运著城市当中堆积如山的垃圾,累得气喘吁吁;还有的在烈日下修道路、修市坊,一砖一瓦地垒砌著,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一天的劳动结束后,他们拖著疲惫的身躯回到住所,稍微洗漱一下,又要开始写心得体会,把自己这一天劳动之后內心的想法和改造的成果详细地记录下来。日子过得充实却又让他们倍感煎熬。

尤世辛靠在墙边,满脸懊悔地嘆气道:“还是杜总兵有远见,当时要是补全了军餉,我们就可以出兵剿贼,这200多年的家业也不会被我们败光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无奈,仿佛还在回忆著过去的辉煌。

田子默在一旁冷笑一声,嘲讽道:“当年但凡你尽点力,剿灭了大同社,我等也不会沦为阶下囚。你当时要是能果断出击,也不至於让大同社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

这段时间,这些榆林將们除了劳动,就是在反思如何能打得过大同社。经过几个月的反思,他们发现消火大同社有两个绝佳的时机。

一是尤世辛和李国奇两人出兵的时候,那时大同社只有上千兵力,而且大部分都是新兵,战斗力是最弱的时候。只可惜两人能力太差,被徐晨轻鬆击败,白白错过了这个大好机会。

后面,当初的总兵杜文焕已经开始重视徐晨了,提出要对付大同社,这是他们第二个好时机。

当时的大同社只有几千士兵,如果他们能集中力量,完全有能力將其消灭。只可惜他们一方面吞了太多的餉银,导致军队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装备;二则是遇到了张三叛乱,他们去关中围剿张三,这一耽搁就是半年时间,直接让大同社发展壮大到难以限制的地步。

刘应遇冷哼一声,不满地说道:“你们是最没有资格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