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府谷起义与烽火遍地(5 / 6)

加入书签

笑,大声说道:“好,兄弟们跟我走!只要我王嘉胤有一口饭吃,大伙就饿不著!咱们一起努力,在这乱世中求生存!”

而后,他命自己的小舅子张立位带人搬了100石粮食给孙家祠堂说道:“感谢乡亲们没有帮孙老財主与我们作对,这些粮食就当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做完这一切后,王嘉胤大手一挥,带领所有的流民,將孙老財主家所有能搬走的东西都搬了个精光。

当人走光之后,孙家村的村民才小心的出来,看到眼前的粮食,一个村民叫恶狠狠道:“孙財主该死。”

虽然都是一个村的人,现在就连一点粮食都不肯借给他们,这也是村民们不帮孙財主的原因。

“大傢伙带去孙家的庄园,去看看还有什么能用的东西。”现场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了,孙財主家可是有不少好东西的。

保德州,州府衙门內。

巡检吴胜匆匆忙忙地闯进大堂,脸上满是焦急之色,大声喊道:“大事不好了,知州大人!孙家村被贼寇袭击,本地士绅孙双平全家下落不明。大人,我等是否出兵围剿这些贼寇”吴胜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堂里迴荡,带著一丝惶恐与急切。

保德州知州吴炳正坐在书桌前,审阅著公文。听到吴胜的稟报,他微微皱起眉头,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眼神中带著一丝不满,呵斥道:“哪来的那么多盗匪那不过是一群流民而已!只是因为这罕见的乾旱,让他们实在活不下去,才抢了一点粮食罢了。这些可都是我大明的子民啊!朝廷难道要把自己的子民都逼上绝路吗等秋收之后,有了粮食,这些人自然会回到自己的村子去,过回安稳日子。”

说到这里,吴炳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加重了几分音量:“以后这样的事情不许再上报了,不然不要怪本官处罚你们!”

“啊!”吴胜听到这话,顿时愣住了,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通报匪情,本以为会获得知州大人的嘉奖,没想到不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被训斥了一顿。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辩解几句,但看到吴炳那严肃的神情,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无奈地退了下去。

州府后衙,吴炳的师爷一脸疑惑地走了进来。他微微躬身,向吴炳问道:“府君,这等贼寇刚刚起事,正是最容易剿灭之时啊。若是放任他们做大,

只怕日后为祸不小,大人为何要如此处理呢”

吴炳苦笑看嘆了口气,站起身来,缓缓走到窗边,望看窗外那略显萧条的街景,说道:“本官岂能不知其中厉害但要剿匪就要出兵,可你看看现在保德州的情况,哪里有兵可以出呢”

吴炳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苦涩,保德州地处大明九边之一的山西镇,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镇西卫距离保德州不足200里,按常理来说,在这样一个军事重镇附近,造反简直是自寻死路。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

就拿镇西卫来说,朝廷已经有5年多,接近6年的时间没有发放任何粮。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朝廷欠银高达20余万两。保德州附近的样兔堡,欠两年;八角堡欠三年。从天启元年到崇禎元年,朝廷欠下整个山西镇的粮超过了百万两。

为了活命,各地的军户们实在是走投无路,只能典当武器盔甲,什么弓弩、

长剑,能卖的都卖了。甚至,不少军户为了一口吃食,不得不卖儿卖女,沦落到沿街乞討的地步。逃跑的军户更是多得难以计数,曾经守卫边疆的精锐之师,如今早已是人心涣散,名存实亡。

吴炳在保德州为官三年,对太原镇军户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知道就这些飢饿又欠的士兵,根本就没有战斗力去剿匪。即便勉强带著这样的士兵去围剿贼寇,只怕他们不但无法平定叛乱,反而会被贼寇拉拢,和土匪同流合污。

想到这里,吴炳无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