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招商引资(4 / 5)
>管家一踏入屋內,看到仅有几个布置简单的房间,心中满是心疼。他微微皱起眉头,语气中带著关切与责备:“少爷,您好岁是大同社举足轻重的二號人物啊,怎么居住得这般简陋偌大的屋子,连个服侍的人都没有,这怎么能行呢
老奴这就从家里派几个伶俐的丫鬟过来,也好照顾您的起居。”
刘永脸上掛著温和的笑容,摆了摆手道:“不需要,管家。这一厅三室的房子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宽了。您知道的,我大同社一直秉持的理念便是人人做自己的主人,每个人都应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又何须丫鬟来服侍呢”
说完,他微微顿了顿,眼中流露出一丝对家人的牵掛,问道:“对了,我父亲和大伯他们近来还好吗”
管家连忙恭敬地回答道:“几位老爷都还好。虽说家中没了由地,但其他的產业经营得还算兴旺。几位老爷身子骨也都硬朗著呢。而且大少爷如今得到了三边总督的重用,这消息传回家里后,老爷每日都精神抖擞的,逢人便提起,脸上满是骄傲。”
刘永听闻,神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缓缓步,沉声道:“现在成为三边总督的幕僚可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好事情啊,整个关中如今都深陷旱灾的泥沼,
百姓们苦不堪言。可朝廷呢,又不肯賑灾救民。三边总督身处这风口浪尖,对上要应对朝廷的压力,对下要安抚受灾的百姓,实在是里外不是人啊。若是稍有差池,压不住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整个关中恐怕都会陷入动乱之中。”
他这段时间接收了太多的流民,就连西安府这样整个关中最富裕的地区,都有不少百姓扛不住灾情,背並离乡。这一情况让他感受到,整个关中就如同一个即將被点燃的火药桶,只要再发生一起起义事件,便会瞬间爆发,陷入无尽的混乱。
管家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他一直待在米脂,在大同社的努力下,经过4
年新修水利,米脂所受的灾害在整个关中地区算是最轻的。而且大同社在整个延安府大力整顿秩序,使得当地治安良好,百姓生活安稳。所以在管家的认知里,
天下依旧是太平祥和的,很难理解刘永所担忧的那些危机。
刘永无奈地嘆了口气,看著管家,认真地说道:“管家,您回去告诉父亲,
以后家中若是有了余钱,多往作坊方面投资,多僱佣一些工匠。如今这局势,手里有太多土地会遭人记恨,对刘家不是好事。”
管家恭敬地应道:“老奴记住了,一定会將少爷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老爷。”
翌日,大同都督府议事厅。
经过一天多深入细致的考察,那些商贾们对大同社的產业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刻的了解。每走进一个作坊,他们都被其庞大的规模所震撼,同时也对其可观的盈利状况惊嘆不已。
就拿大同社的钢铁厂来说,他们惊讶地发现,钢铁厂的利润居然不比纺织厂逊色多少。然而,大部分商贾在权衡之后,还是更倾向於投资纺织厂。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纺织厂成本相对较低,培养熟练的工匠也比较容易,而且资金回笼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內见到收益。
若是要兴办一个大型的钢铁厂,那可就困难重重了。且不说前期投入的成本极其高昂,光是建设周期就长达半年之久。更关键的是,钢铁厂需要大量技艺精湛的高技术铁匠,而在当下,大部分商贾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即便有足够的资金,也实在是难以玩转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他们担心,钢铁厂刚建好,
朝廷就打过来了,那他们就要血本无归了。
和纺织厂只要机器到位,马上就可以生產,马上就可以產生利润,他们赚个一年,两年就可以回本,而且即便难以回本,这些机器也可以带回家,在自己老家重新建个纺织厂,没了大同社的纺织厂压著他们可以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