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石油產业与打倒那些让自己淋雨的人(3 / 4)

加入书签

理,大明朝廷建立200多年,总会有衰落的时期,但大明底蕴深厚,只要扛过了这段时期,天下又会恢復到原本的秩序当中来。”

徐晨却並不打算就此罢休,依旧好笑著说道:“某强词夺理吗不如我们来做一个最简单的对比吧。大明最强大的敌人是辽东的女真人,这点你认可吧。”

陈子龙思索片刻,缓缓点点头,辽东叛乱歷经10年至今都未能平定,说女真人是朝廷最大的敌人確实不为过。

“那所谓的女真人,他们有多少人,努尔哈赤手中又有多少兵马”徐晨紧接著问道。陈子龙回忆著朝廷邸报传来的消息,认真答道:“根据朝廷邸报传来的消息,在辽东的女真人大概有几十万人,努尔哈赤手中有八旗士兵,精锐大概四五万左右吧。”

徐晨微微眯起眼晴又问:“我大明又有多少人口多少士兵”

陈子龙顿时反应过来了,一时语塞,因为他深知,大明官方的兵力比女真人全族都多,可如今却被女真人打得节节败退,若说出来確实是自取其辱。

徐晨见状,冷笑一声:“女真人的力量不足大明朝1%,结果却打到朝廷连连败退,现在整个辽东都失守了,大明朝廷这不是无能是什么”

陈子龙沉默不语,而徐晨却乘胜追击:“去年山东闹蝗灾,黄河在中原肆虐,朝廷有没有賑济灾民,让这些灾民都活了下来”

陈子龙终究是一个有道德底线的年轻人,他实在做不到睁眼说瞎话,谎称朝廷賑灾了。

“因为辽东战场之故,朝廷缺少钱粮,这才难以救济灾民,先生如果真想救国救民,为什么不报效朝廷”陈子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回应徐晨。

徐晨哈哈笑道:“朝廷缺少钱粮,你是徐师的学生,想来是下过地的,接触过农户的。”

陈子龙点头道:“某在天津卫跟著老师一起推广过土豆,玉米,红薯。”

徐晨继续问道:“那你现在来告诉我,我大明农户承担的税负大概是多少”

陈子龙皱著眉头,无奈说道:“大明农户赋税极重,大概在5-6成。”

徐晨神色严肃起来:“太祖年间朝廷的田籍是800万顷,按照一亩地一石粮食来计算,朝廷应徵收的粮食就是四万万石,有这么多钱粮在手,你现在告诉我朝廷缺粮少钱”

陈子龙当即反驳道:“怎么能这样算,且不说现在朝廷在籍的田地只有400万顷,还有很多田地是在藩王大族手中。”

徐晨嘲讽道:“你是说200多年来土地凭空消失了,还是我大明的国土只剩下一半了”

陈子龙无言以对,他心里明白,土地自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登记在朝廷的黄册上罢了。

徐晨继续步步紧逼:“好,某就算这笔钱粮不是朝廷得了,那是朝廷、藩王、土绅大族共同得了,这点你认可吧。”陈子龙思索一番,缓缓点点头。

徐晨神色越发凝重:“朝廷藩王,天下的士绅,每年从百姓手中搜刮四万万石粮食,这笔庞大的財富只怕可以堆满整个黄河,但得到这笔財富的朝廷藩王土绅,他们对外不能平定战乱,维持天下的太平,对內不能救灾抗旱,不能让天下的百姓存活。这样一个腐朽的王朝、藩王士绅,我为什么要保他们,他们本就是压在百姓身上最重的一座大山,但现在连最基本的维持天下稳定的能力都没有,

贪婪又无能,我大同社为什么不能带领天下的百姓把他们推翻,给百姓以更好的选择。”

陈子龙被徐晨这番有理有据的推论直接打蒙了,他从未如此直接地接触过这样造反有理的理论。在感性上,他深受多年三纲五常道德观的影响,认为这套理论大逆不道,应该是错的。

但理性上,经过徐晨这一步步严谨的推导,连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认,每年从百姓身上搜刮四亿石粮食的土绅阶级,获得如此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