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崇禎的瞩目(3 / 5)

加入书签

,对这件事情並未太过重视。於是,大同贼寇的事情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整个朝堂,除了崇禎皇帝被蒙在鼓里,该知道的人基本上都知晓了。

崇禎皇帝看著自己的心腹大臣们,目光中带著一丝期许与质问:“大同贼寇该如何处置”

这个问题犹如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眾臣心头,让大家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虽然他们认为大同贼寇活跃不了多久,但他们也必须承认这个贼寇的战斗力极其强悍,2万多的边军说打垮就打垮了,当年努尔哈赤也不过如此,这样的贼寇虽然残暴,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战斗力是真强,朝廷如今三空四秋,很多边镇连粮都发不下去了,土兵的战斗力自然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就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其他人可以沉默,施凤来是首辅,不能一直沉默下去。他思索一番,小心翼翼地开口道:“陛下,依臣之见,可调集延绥镇、寧夏镇、固原镇三镇精锐围剿贼寇。”

施凤来的话音刚落,户部尚书郭允厚当即跳了起来,大声叫道:“首辅,

您可知道,去年辽东战场军开支高达432万两白银,粮食百万石。如今您想调集三镇兵力,没有500万两根本做不到啊!可现在太仓存银不足三百万两,距离下一次赋税徵收还有5个月时间。首辅您这是想让大明的文武百官饿肚子半年吗”郭充厚儿乎要跳起来了,大明已经有三个战场了,还在开闢一个战场,他这个户部尚书乾脆就不要当了。

崇禎皇帝不满地看著施凤来,在他心中,这个內阁首辅就是一个品德恶劣的小人。兄长在位时,施凤来为了升官发財,极尽諂媚魏忠贤之能事。崇禎渴望的首辅,是那种品德高尚、能力出眾之人,而绝非眼前这个品德败坏又无能的傢伙。若不是还没想好合適的人选来接替首辅之位,他早就將施凤来罢了。

崇禎皇帝也是英雄记的忠实读者,他读完诸葛亮传之后,就被诸葛亮的事跡吸引。

他理想的首辅是是英雄记里面的诸葛亮,道德高尚,能力强悍,能文能武,

鞠躬尽,死而后已,他认为自己就是那个振兴汉室的昭烈帝,他也时常嘆息,

现在的大明朝廷已经找不到像诸葛武侯那样的臣子。

兵部尚书阎鸣泰见状,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这两年朝廷將大量钱粮都投入到了辽东战场上,延绥镇、寧夏镇、固原镇三镇,4年所发的粮加起来都超不过300万两。土兵们长期得不到足额军,心中怨恨已久,如今兵无士气,將无战意。若此时派这样满腹怨言的三镇士兵去围剿贼寇,臣实在担心会適得其反啊。”

崇禎皇帝听了阎鸣泰的话,更是怒从心头起,他狠狠地瞪了阎鸣泰一眼。在他看来,这个兵部尚书也是个阉党小人,亏他还有胆子说出这样的话。

三镇有土兵30万,4年军超不过300万两,算下来一个土兵一个月才得2

钱银子,这点钱,土兵们只怕连吃土都难以生存。皇帝不差饿兵,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於是,崇禎强压著怒火问道:“要补齐这三镇军餉,总共需要费多少”

阎鸣泰不敢直视皇帝的目光,低头答道:“回陛下,三镇4年军共1400余万两,朝廷去年虽补发了300万两,但如今还差1100余万两。”

上千万两的巨额数字,如同一记重锤,砸得崇禎皇帝半响说不出话来。他兄长留给他的內库金银,统共也不过700余万两,即便全部拿出去,也远远不够补齐军餉。更何况,他还想著留著这些钱財,寻找能征善战的將领,彻底平定辽东战场,恢復大明的威严,而辽东战场的主帅他已经有人选了,现在他就等著自己心目中的统帅来到京师。

崇禎想到自己接手的竟是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心中对眼前这些阉党余孽的仇恨又增添了几分。他暗自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