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6)

加入书签

不用担心马匹受惊或者留下异味,还能锻炼身体。”

    “就是,就是!”朱慈焕和朱慈灿在一旁帮腔。

    近年来,在刘永的大力扶持下,以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留声机、有线电报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其中,自行车因其相对亲民的价格,价格从15元到30元不等,普通工匠一两个月工资即可购买,非常受到年轻工匠的欢迎。

    大部分工匠得到工钱的第一个月,都会买一辆自行车,方便出行上班,“叮铃铃。”的铃声响起,就会引起一阵阵目光注视。

    自行车以及低廉的价格和实用性,快速在京城普及,现在已经开始逐步出现庞大的自行车群。

    而且不仅有两轮自行车,还衍生出载货载客的三轮车,甚至在三轮车上加装棚子成为“板的”,安装炉灶成为流动小吃摊……形态各异的两轮、三轮车辆,已经开始与传统的马车在京城街道上分庭抗礼。

    朱慈召三兄弟是青年人自然要跟上这股风,所以他们也买了自行车,还呼吁自己的父亲把马车卖了,也和他们来学习自行车。

    朱由检看着兴致勃勃的儿子们,没好气地摆摆手:“你们先走,我坐马车稳当。”

    他年纪渐长,一方面觉得骑那两个轮子的玩意儿既危险又费力,另一方面也拉不下脸来在街上学习骑车,他本就好面子,生怕摔跤的狼狈样子被人看了去,自然不会学习骑自行车,他还是用四平八稳的马车。

    “父亲,我们先走一步啦!”三兄弟跨上自行车,铃铛按得清脆作响,灵活地汇入街上的车流,很快消失在朱由检的视野中。

    “慢点骑!看着点路!”朱由检不放心地冲着他们的背影喊了一声,这才驾着马车,不紧不慢地前往“锦秀球场”。

    锦秀球场,喧嚣热闹。

    这座能容纳上万人的专业足球场,是朱由崧近一年的心血结晶。他靠着民朝这股大基建的风潮,加上一点“忽悠”投资的本事,从钱庄贷款,硬是将其建了起来。

    足球场对一个球队来说就是根基,现在球场带来的门票收入,一场热门比赛能收入数十元、加上周边小吃饮料销售以及广告赞助,一场球赛他能赚上百元。

    使得他经营的“锦绣球队”财力大增,能够支付更高的薪水留住核心球员,终于在乙级联赛站稳脚跟,并成为了冲甲的热门队伍。今天这场与劲敌的收官之战,将直接决定锦绣球队能否重返甲级联赛。

    朱由检在马厩停好马车,他注意到,旁边的自行车、三轮车停车区域,车辆停得密密麻麻,数量已然超过了马车区。这景象让他微微愕然,心中不禁感慨,这时代的变迁,似乎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凭票入场,巨大的声浪瞬间将他淹没。能容纳上万人的球场座无虚席,大部分是锦绣球队十多年的铁杆球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