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敢不付工钱的纺织主与朝日矛盾(2 / 6)

加入书签

的10倍。我只说我们的作坊都是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上五休二,还有厚生金,工伤险,年底还有年终奖。”

    朱由检皱眉头道:“我记得朝鲜也是有《工匠法令》,只是改了几个字几乎照搬我们民朝《工匠法令》这有什么不公平。”

    富商痛心疾首道:“朱主编,你也是见多识广的人,你应该知道很多事情规定是规定,执行是执行,朝鲜有《工匠法令》,但他们不执行,我们能拿他们怎么办?

    “我们让工匠加班,要给1.5倍的工钱,而且元首府还不允许我们让工匠加太多的班。但朝鲜太难敢不给工匠加班费,本来他们的工钱就低,还这样肆无忌惮,不给加班费,甚至不给工钱,我们怎么比?”

    “朱主编,说句实在话我们向您抱怨,其实还是想留在京城做事业,那些不抱怨的人已经把作坊开到朝鲜去了,其实在朝鲜我可以赚的更多,只是我认可大同之治,认为不能像朝鲜这样干,这样卷下去,京城的工匠现在10元的工钱肯定保不住了。”

    朱由检这才严肃起来道:“我们会去调查的!”

    富商行礼道:“朱主编,你们一定要帮帮我们,想办法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而后朱由检送富商离开。而后看了一眼靠窗的一个工位上,自己儿子朱慈良,看到他正凝神撰写一篇,关于城内几大菜市场近期菜价波动及供应情况的稿件,呼吁顺天府加大对玻璃大棚的建设面积,解决冬季京城百姓蔬菜问题,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朱慈良今年刚从京城师范学堂毕业,而后就进入了他父亲的报馆,三个月前,他通过了都察院组织的严格考试,取得了由都察院统一核发的“采访证”。

    这小小证件意义非凡,它意味着持证人属于都察院系统的“外编监察力量”,在依法进行新闻调查时,享有一定的便利和保护,地方官府通常需予以配合。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身份威慑——地方上的豪强恶霸若敢对持证记者下手,便等同于袭击官员,都察院必定会组建巡查团,一查到底,当地主政官员也难辞其咎。

    民朝新闻业发展这些年来,并非没有记者因揭露黑幕而“失踪”的案例,但最终都在都察院的高压追查下水落石出,凶手伏法,当地官员遭到严惩。

    因此除非是亡命之徒,一般地头蛇绝不敢轻易对记者下死手,这也是官方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正当朱慈良斟酌字句时,报馆门口传来一阵熟悉的寒暄声。

    他抬头望去,只见春生叔和儿子大头,父子俩一人挑着一副担子,笑呵呵地走了进来。担子里是还带着露水的新鲜蔬菜——翠绿的菠菜、萝卜、鲜嫩的小白菜。

    “春生兄弟,又给我们送好东西来了!”一位老记者放下毛笔,笑着打招呼。

    “是啊,从地里摘的,水灵着呢!大家都拿点回去尝尝鲜,自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