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6)
bsp; 不过徐晨很快就想明白了,前世那些殖民帝国大部分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化,他们资金过剩,且工业化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和市场,金融资本想要获利必须要有实物,所以才拼命的修筑铁路,增强他们获取殖民地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能力。
但民朝体量太大了,即便徐晨献祭了整个大明的士绅,十几年时间依旧不够完成初步的工业化,现实是民朝本土也很缺少工业化的资金,整个大明士绅的财富投入到民朝基础设施建设,但资金依旧不够,所以他才不愿意把宝贵的资源浪费在东吁国。
徐晨道:“帮助藩国修建铁路网,既可以彰显我民朝仁慈,让藩国归心,也可以加强我们和藩国之间的联系,同时能让藩国的货物为我们建设大同世界服务,我以为建设东吁国铁路网对民朝有百利而无一害,应当与支持。”
李文兵劝说道:“元首,关键是东吁国小不自知,他想要我们民朝给他们修5000里的铁路网,我询问过弘基,以东吁的地形复杂,需要大量修建铁路桥,一里铁路成本最起码需要2万两银子,5000里的铁路网要花费上亿白银,和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就500万两银子左右,他们连还利息都还不起。”
“咳咳!”徐晨也被吓住了,5000里铁路网真敢想,大同社最开始一年也不过就是修几百里铁路,即便到现在,也只有1500里左右,不是不想多修,而是实在拿不出钱。
民间商贾开始几年对铁路网很有热情,但随着铁路网不断的扩张,修筑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修铁路想回本太难了,需要花十几年时间,而现在哪怕开个纺织厂3~5年就能回本,所以民间的东家更喜欢开作坊,而不是费力不讨好的去修铁路。
当然如果铁路修好了,交给他们运营,他们倒是非常乐意。但大同社对这样的呼声,一向是铁拳打击。
徐晨道:“和东吁大使商议,大家先去一段小铁路,验证一番,看看能不能盈利,至于抵押物,东吁国拿不出来,铁路工程就属于我们两国合作,民朝出钱出技术,东吁出人,出土地,铁路的股份我明朝可要占51%,由双方共同经营,但主导权要归我们民朝。”
刘永想了想道:“如此倒是可以答应下。”
大同历二十年(公元1643年)11月13日,京城。
今年可谓是大戏连连。先是何吾驺他们要求吕宋获得议员名额,元首答应,吕宋得到10个议员名额,爪哇总督府,棉兰总督府,文莱总督府府,马来总督府有八个,东宁府三个。
同时总理大臣府把五大都护府纳入纳入明朝财政规划当中,以后他们也可以享受本土待遇。
第二个事情则更加轰动,元首府宣布农场可自由解散。
这几乎否定了大同社这10年来的政策,连带的效应就是大同社文武高层进行了大范围的调动。
此事轰动了整个京城,无数的八卦客都在讨论,这位将军为什么要调动,那位巡抚又为什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