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工匠司不为工匠做主,那就不要了(1 / 6)

加入书签

    大同历十五年(公元1639年)12月1日,扬州火车站。

    “呜呜呜!”一阵轰鸣声音经过,一辆火车缓缓降速,最后彻底停下来。

    “茶叶蛋,烤红薯,烤玉米!”

    “卖扬州炒饭,卖咸鱼干了。”

    火车刚停下来,一堆小商小贩便围上了火车,把自己的实物展示给火车上的乘客看。

    而这些乘客一路坐火车来到阳城,饿肚子的为数不少,纷纷围住了这些小摊贩的流动餐车。整个火车站四周可谓是一派熙熙攘攘、繁荣热闹的景象,

    此时火车上的乘客挤满了站台,用挥汗如雨来形容此时的火车站,可谓是半点也不为过。

    火车最后一节的包厢,李文兵,罗伟,刘宗敏,高登,金圣叹几人走出车厢。

    李文兵看到眼前的景象也惊诧道:“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今日看此场景果然名不虚传,公台兄,你把扬州治理的不错。”

    扬州是大同社最先一批开海的城市,加上大同社的低关税,允许外商购买商铺建设作坊等一系列利好的政策。

    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甚至丹麦商船纷纷涌到扬州,京城虽然是大同社的政治中心,但扬州才是经济中心,所以这里的海商特别多,新大陆,欧洲,非洲中东,东南亚海商带着各大洲数10个国家的特产,涌入扬州城,让这个本来就非常繁华的城市,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

    扬州得到大航海时代的红利也是最多的,甚至因为开海早,再加上大同社的强势,直接夺取了松江府的气运,成为了整个民朝的经济中心。

    现在的扬州说是千帆云集,百国来朝也不为过。李文兵在京城也是见惯了盛世场景,但京城比及现在的扬州,多了三分的政治的严肃,少了三分的生活烟火气息。

    罗伟苦笑道:“某终究太过于看重经济,少了几分政治的觉悟。”

    督察御史,税监尚书组团来到扬州,显然元首对他不满,被督察院这一查下去。江淮行省不知道有多少官员会遭殃。重民社员大部分都在江淮为官,这对重民社是一记重创。

    虽然他有预感高登的文书交给元首,会让元首不满,但他也没想到元首的动作会这么大,直接派出了督察御史与税监尚书组团来扬州,现在他都担忧自己能不能逃过一劫了。

    李文兵宽慰道:“公台不要多想,只要做事情,肯定就有出错之处,我民朝不学大明,抓住一点错误就全盘否定一个人。弄什么不做不错这种荒唐之事,一点事情都不做的泥菩萨,对天下又有何益处?”

    “元首在临走之前交代过,江淮行省这些年税收增加了四倍多,粮食产量年年增长,每年向中原输入上千万石粮食,水渠,沥青马路,水浇地的增长,在民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