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5)
nbsp; 当晚,留李岩夫妇吃饭。席间气氛融洽,吃完,李岩与红娘子便告辞返回招待所。
徐晨亲自将二人送至门口,望着马车消失在京城夜晚的街道尽头,他脸上的温和笑意渐渐收敛。
他负手立于阶前,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道:“这么快就买得起几十万两的庄园了么看来,是得想法子,压一压这些作坊主的气焰了。若是任其恣意膨胀,下一步,他们怕就不止满足于广置田产,而是要想着在这公民议会上,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了。”
京城,总理大臣衙署,气氛略显凝重。
刘永代表总理大臣府,刚刚向地方巡抚宣布了两项新规:其一,今后各项工程预算需严格核算,超支部分由地方巡抚衙门自行承担。
其二,各地巡抚不得再直接干涉属地内作坊经营,其管理权统归三司使。
消息一出,现场的巡抚们无不在内心哀嚎。前一条断了他们灵活腾挪资金的惯例,后一条更是几乎封死了他们筹措“小金库”的重要门路。
会议一散,河南巡抚陈子昂,陕西巡抚黄松年,山西巡抚魏青三人便不约而同地求见徐晨。
徐晨在书房接待了他们,桌上沏好一壶清茶,三人还来不及品茶,黄松年性子最急,刚坐下便诉苦道:“元首,不是我等叫屈,这兴修水利、铺设道路,动辄涉及万千民夫、无数物料,地况变幻莫测,工期绵长,预算实在难以精准。
常常是做着做着,便发现钱财不够了,难道我等还能因超支便将修了一半、利国利民的工程弃之不顾?
伯衡此法,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啊!”陈子昂与魏青也附和黄松年的话。
徐晨耐心完笑道:“松年啊,你说的困难,我也知道,但据我所察,近年来各行省上报的超支,数额却‘精准’得很,十之八九都卡在三成上下浮动。这‘难以精准’的超支,何以能如此步调一致?”
几人一时间想不到该如何解释。
徐晨轻轻抿了口茶,目光扫过三人:“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我兴修水利也建了10年,也就这两年放下了,建设水利工程上的事我能不懂!”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黄松年等人顿时语塞,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们这才猛然想起,元首可不是不出紫禁城的崇祯,天下最大黄河改道工程就是在元首手中完成的,他们那些在账目上腾挪的手段,在其眼中恐怕如同儿戏。
徐晨见气氛已到,语气转为恳切道:“我知道你们多报预算,是为地方多谋些建设款项,想法是好的。但是好心也会办坏事。民朝岁入有限,去年,国库亏空八百万两,今年再次亏损一千八百万两!长此以往,纵有金山银山,亦要坐吃山空。你们想要发展地方之心是好的,欲速则不达的错误。”
他顿了顿道:“至于干涉作坊运营,更是越权。李富执掌三司使,统管天下工坊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