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6)
,屁用没有。您不会是在这塔顶也预备了一堆干狼粪吧?”
徐晨闻言也不禁失笑,摇头道:“若只是一堆狼烟,何须劳烦鲁班院诸位大匠耗时数月?此物名为‘光报’系统,靠的不是烟,是光。”
他抬手指向塔顶:“那望楼中设有特制的灯镜,以铰链和帘幕控制明灭,依特定密码闪烁。十里之外,另一座同样的塔台上,值守人员通过那架八倍的望远镜观测这些光信号,识别密码,记录下来,再迅速传递给下一站。如此一站接力一站,快如闪电。理论上,一条消息,一个时辰内便可传递千里之外。”
这一年时间徐晨没有闲着,有了火车和铁路之后,只要铁路网络继续扩张,民朝将会连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徐晨就想着应该加强一下信息的传播,弄个有线电报出来。
电力科技术这玩意儿上限极高,即便是他那个时代电网还在不断的提升,弄出什么特高压输电网络这些徐晨看不懂的东西。
但下限低也是真低,金属切割磁场产生电力,没有一点技术难度。这就是电力最基础的原理,网上弄几节电池,再弄些铜线,就能做出很多这样的视频。
徐晨找到磁铁,再找工匠把铜拉成极细的线,一个简易的发电机就出来了,甚至他找灯泡都不用找6000多种原材料,钨丝弄不到,但是竹炭还是很容易弄出来的。
再准备好一个透明的玻璃泡,想办法耗光其中的氧气,一个简易的灯泡就制造出来了,通过手摇式发电机可以不断为这个灯泡发电。
但到了这里基本上已经是徐晨所有的电力知识了,剩下的他就知道一点土豆能发电,还有就是干电池是石墨加锌做阴阳两极的材料,二极管是一个真空瓶加两个电极片,这几乎就掏光了他的电力知识。
靠着这一点电力学的知识,徐晨带着墨院与鲁班院十几个顶级大匠,电力学的定律倒是发现了一大堆,还有几个手摇就亮,不摇就不亮的灯泡。但他想要的有线电报还是没有弄出来。
后面徐晨一想,有线电报弄不出来,那就弄一个低配版的光报。光报系统技术门槛低,核心在于组织、密码和最重要的望远镜。一套简洁高效的密码本被迅速编订出来,利用现有望远镜技术放大观测距离,剩下的,就是建造这些塔台。
每隔10里左右建一个光报台,里面的工作人员都配备一台八倍的望远镜,然后再弄一套类似于摩斯码一样的密码,简单的光报系统就出现了。
据说这玩意儿在18,19世纪风靡过一段时间,等有线电报出现之后,才取而代之。
徐成简单的把光报原理和李自成说了一下,这里没有什么南理解的定理和公式,所以李自成还是很快懂了的。
但他粗犷的眉头却越皱越紧,沉吟半晌道:“元首,俺是个粗人,但这些年修建铁路,也知柴米贵。原来的驿站系统,虽说慢是慢了点儿,但辅以新修的铁路,传递公文军情也勉强够用。您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