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5)
朱斌仰起脖子骄傲道:“我们夜校教育已经出了成果,今年有12工匠考上了蒸汽学院,厂长为了让他们安心学习,保留了他们编制,生活费由厂里出。”
这一点让朱斌极为自得,大同社开始大范围普及教育,加上又有夜校扫盲,普通百姓读书识字率逐年暴涨,现在识字率大概在五成上下,所以在民朝读书人已经白菜价,算不得什么身份。
但正是因为读书的人多,能考上学府,这也是极难的,大同社的各类学府有二十三座,每年招生也就是2万出头,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大同社中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并不差的科举。
在朱斌他们看来,能考上学府的学生,就相当于以前考上了举人,他们厂出了12个举人,这如何不让他们自豪得意,这要是放在前些年,厂里都要弄几座牌匾。
当然大同社也有自己的光荣,这12个考试学府的工匠,他们被挂在了工厂最显眼的光荣榜上,激励在场的工匠向他们学习。
徐晨满意点点头,后面他又看了几个教室,有教师教女工读书认字的。还有的则是纺织厂内部的大匠,教导女工纺织有关的技术,印染有关的技术等等。
还有的则是教剪裁和服装设计,说这里是一个简单的纺织技术学校也不为过。
桑文成为纺织部长之后,组织了整个大同社范围内纺织大匠,对纺织印染等各个工序的技术工匠,制定了标准,评定了等级。
总共有4个等级,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大匠级。而后这套评级体系,普及到大同社各个行业当中。
到了大匠等级,基本上是每个行业最顶尖的技术工匠,相当于后世的8级工。
而这些评级也不是毫无作用,只要评上了这些等级,收入和晋升都会有优升提拔。
现在连私人纺织厂也认可这些等级证书,为了招揽大匠级别的工匠,那些私人作坊主,愿意出高空钱给房子,给马车,以拉拢人才。
正是有了物质的保证和晋升的可能,让工匠们看到进步的希望,所以这些夜校才会有这么多工匠的加入,他们想多学知识,提升工钱。改善自己的生活。
而第一纺织厂就是因为有这套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纺织厂内有大量的优秀人才,第一纺织厂才能生产大量高档的羊绒,色彩艳丽,图案精美的棉布,以及各种价格高昂却漂亮的服饰。
整个京城高档布料市场,高档成衣市场,几乎被第一纺织厂霸占。
那些私人纺织厂对第一纺织厂把工匠当爹来的养,胡乱提高工钱,乱发福利待,扰乱用工市场,喜欢挖他们的墙。可以说他们把第一纺织厂恨的咬牙切齿。
但他们自己做衣服,做棉被,却还是喜欢使用第一纺织厂的布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