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送给隆武的礼物与南北战略(3 / 5)

加入书签

地换军火的谈判。

    双方约定南明分四年逐步退出贵州,云南的土地,而大同社每年交给南明两百万石粮食,2万条燧发枪,100门小型火炮。

    当条约制定之后,沐天波请来了隆武帝,这份条约还需要他盖上天子印,只是他刚让太监拿出自己的天子印,准备盖上去。

    王京如随即目光落在那方玉玺道:“且慢,朱先生,大明皇帝印玺,早已为我大同社所得,此印,名不正,言不顺。

    此外,此约一旦签订,朱先生您即为东吁之王,而非大明皇帝,再用此印,于礼不合,于实亦不妥。”

    王金如却不理会他们的反应,示意身后随员打开木盒。盒内红绸衬底上,静静安放着一方新的金印,尺寸较小,雕工却极精细。

    “此印,乃我大同社为朱先生新刻之宝。”王金如将金印取出,递到隆武帝面前,“算是我社一份薄礼,愿朱先生在东吁,能镇抚一方,保境安民。”

    隆武帝下意识地接过,入手只觉冰凉沉重。他低头翻过印身,六个清晰的篆文赫然映入眼帘东吁国主之宝。”

    “东吁国主,东吁国主!”隆武帝喃喃念出这四个字,越念越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与悲凉猛地冲上鼻腔,眼前瞬间模糊。

    巨大的失落感和亡国之痛狠狠攫住了他的心脏,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和平谈判让他暂时放下了身死祖灭的恐惧,但这方玉玺却告诉他,大明200多年的江山,竟真的断送在自己手中,最后只换得一个“东吁国主”的称号。

    一旁的沐天波目睹此情此景,双目骤然通红,牙齿紧咬,额上青筋暴起,悲愤、屈辱、无奈种种情绪在他胸中翻腾,却只能化为紧握的双拳和微微颤抖的身躯。

    王金如静静地看着他们,等着隆武帝手中那方新刻的“东吁国主玉玺”,在条约文印上朱红的印文。

    “朱先生,沐将军,印已盖妥。”王金如将条约收入匣中,语气淡然道:“我大同社会即刻开始调拨首批军火粮草,预计一月后可运抵预定地点。也请贵方务必守信,开始部署撤离事宜,今年之内,所有军队、官府必须完全退出贵州境内。”

    他合上木匣,再次微微躬身:“告辞。”

    王金如转身离去,脚步声在空旷的厅堂内渐行渐远。

    只留下隆武帝,或许现在应称他为东吁王朱常瀛,依旧呆呆地站在那里,手中仿佛还残留着那金印冰冷的触感。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老祖宗留给他的江山丢完了。

    离开行辕后,王金如笑道:“谈判任务已完成,我们马上去贵州,和平谈判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贵州行省富裕起来,才是我们接下来重任。”

    王金如除了是大同社的谈判使者之外,他还是新一任贵州巡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