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8)
、铁轨,能满足朝鲜国的需求,同时也是个赚钱的行当。”
徐晨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等他说完,才缓缓开口:“从发展产业的角度,大同社原则上支持藩国修建铁路,改善交通。你的计划,我可以让工业钱庄评估,如果可行,会提供贷款。”
张献忠脸上刚露出喜色,徐晨话锋一转:“不过,有件事得先跟你说清楚。如今江南已定,苏湖熟,天下足。加上这些年我们在北方大兴水利,抗旱能力大增。以后,社里可能不会再以一两银子一石的高价补贴进口朝鲜粮食了。甚至因为路途遥远,运费高昂,朝鲜粮食运到中原,恐怕也没什么竞争力了。没了这笔最大的进项,你修铁路、建钢厂的那巨额贷款,打算拿什么来还?”
张献忠顿时愕然,张大了嘴巴,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朝鲜王国每年向大同社出口近两百万石粮食,换取巨额白银收入,这几乎是朝鲜财政和外汇的命根子,也是他推行各项计划的底气所在。若这条路断了……
徐晨看着他错愕的表情,继续微笑道:“还有,我大同社对朝鲜王国的货物几乎都是零关税,甚至还有补贴,但朝鲜却要收5%的关税。这是不是有点对大同社太不公平了?”
张献忠哀叹道:“元首,您可就饶了我吧……粮食买卖要是黄了,关税再一免,朝鲜都护府的收入怕是直接腰斩都不止!我这都督可真要喝西北风了。”
徐晨严肃道:“朝鲜既为藩国,岂有长期占宗主国便宜的道理?不过我民朝毕竟不是家天下,不需要藩国纳贡,我的想法是建立更平等的合作关系。
双方签订一份《朝民友好通商条约》,实现双方货物零关税,自由流通。
这样,朝鲜的粮食虽然卖不出天价,但可以通过海运,平价卖到天津、山东等地,依然有市场。而你的药材、皮毛、铁器,也能更顺畅地进入中原。”
这也是徐晨的远期规划,原本的宗藩体系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徐晨打算把所有藩国建立一个零关税的自由经济体,朝鲜是第一个加入的,后面还有琉球,日本王国,安南等藩国,这次公民议会来的藩国不少,徐晨会想办法让他们都加入这个《友好通商条约当中》
张献忠脑子飞快转动,知道这是元首已经定下的方略,而且朝鲜除了粮食,大部分都是本土特产,也不怕与中原竞争,于是道:“属下遵命。”
“很好。”徐晨点点头,“还有,你把那个一直软禁在金陵的朝鲜国太子李澄带回去。不要杀他,让朝鲜王李倧另立太子。然后,由这位新太子代表朝鲜,签署这份条约。这样才名正言顺。”
“是!属下明白!”张献忠道。
随后,徐晨又陆续与孙可望、高小四、王文耀等将领简短交谈,询问辽东屯垦、西域局势、湖广战事等情况。
眼看人员到齐,徐晨站起身,缓步走上戏台。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徐晨扫视全场,声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