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高金问政(2 / 5)

加入书签

上也少见菜色,步履间透着一股寻常市井少见的从容与活力。

    “扬州本就天下繁盛之地,”夏允彝望着车窗外,由衷感叹,“但在大同社治下,百姓不见饥馑,高楼广厦,商贾云集,繁华竟更胜往昔十倍不止!”

    徐孚远苦笑道:“大同社点石成金的本事,你我早该知晓。当年米脂小城尚能成塞上明珠,何况这鱼米之乡的扬州!”

    彭宾看着窗外井然有序却又充满活力的街景,眼中闪过深深的失落和自嘲:“治国平天下…我等十年辛苦,自以为在力挽狂澜,如今看来,不过是螳臂当车,徒劳无功。

    若早知如此,当年就该随了卧子参与这等改天换地的大业,方不负平生所学啊!”

    他心中的遗憾,几乎要满溢出来。亲眼目睹大同社治理下的繁华与高效,他坚守的信念根基开始剧烈动摇。让大同社取代腐朽的朱明,似乎对这片土地和百姓更好。

    夏允彝沉默着,内心同样翻江倒海。徐孚远和彭宾的感受,他感同身受。这繁华景象本身,就是对他十年奋斗最无情的否定。

    马车停在“明镜报馆”门前。夏允彝此行除了北上,也想顺道探望老友金圣叹,这位昔日江南名士,如今已是扬州“第一名嘴”,主持着声名远播的《明镜报》。

    踏入报馆,一股紧张而充满活力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人人步履匆匆,神色专注。数十名编辑、记者伏案疾书,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和纸张的气息,排版工人在铅字架前忙碌,印刷机发出有节奏的轰鸣。

    “这条扬州钢铁厂三号高炉爆炸事故,必须做头版头条!”金圣叹熟悉的声音传来。

    他正对一名编辑快速交代,“找最好的画师,还原现场惨状!每一个遇难工匠的姓名、籍贯、家庭情况,都要核实清楚,详细登载!要让全扬州、全天下都知道,是谁的责任,让这些养家糊口的汉子送了命!他们的血,不能白流!”

    “明白,主编!”编辑肃然领命。

    “若采兄!”夏允彝出声唤道。

    金圣叹闻声回头,看到夏允彝三人,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惊喜:“仲彝?孚远?彭宾?你们怎么…不是在福建清田?泉州知府大人怎有暇来扬州?”他快步迎上,不自觉就调侃上。

    夏允彝面露苦笑:“清田已成过往。只是福建之事,若采兄也知晓?”

    金圣叹神色一正:“如此震动江南的大事,《明镜报》岂能不关注?这几个月,江南士林对你们清田之举争论不休。不少有识之士认为,若能成功,或可重建太祖军户制根基,扭转南北军力对比,甚至有望形成长期对峙之局…怎么?难道…”他敏锐地察觉到夏允彝神色不对。

    夏允彝长叹一声:“功败垂成。某已被罢官,天如兄也回金陵闭门思过了。”

    徐孚远简要叙述了清田失败的经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