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高金问政(1 / 5)

加入书签

    大同十二年(1636年)四月十五日,扬子江上

    浑浊的江水拍打着船舷,夏允彝、徐孚远、彭宾三人倚在船舷边,望着逐渐清晰的长江北岸轮廓。

    江风带着湿润的凉意,却吹不散夏允彝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沉重。泉州码头的喧嚣、蒋府门前飘荡的白绫、士绅们怨毒的眼神,如同鬼魅般缠绕着他。

    “当——当——当——”

    悠长而洪亮的钟声,穿透江面的薄雾,清晰地传入耳中。夏允彝微微一怔,抬头望向北方,扬州城尚在视线尽头。“这钟声…竟能传如此之远?附近有巨刹古寺?”他疑惑道。

    撑船的船家咧嘴一笑,带着几分自豪:“客官,这不是庙里的钟,是扬州城里的‘钟塔’!响了十二下,那就是午时整点了!”

    “钟塔!”夏允彝心头猛地一震,尘封的记忆瞬间被唤醒。

    他就在延安府看到了钟塔,用来给工匠报时的,回到了大明之后,便再也没看到钟塔。再次听到这声音,他才恍然发现,时间过得好快,一眨眼10年都过去了。

    当年偏居塞北一隅的大同社,如今已席卷北国,兵锋直抵长江,更以他无法想象的方式,改造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而自己呢?十年奔波,十年图强,最终落得罢官去职,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最终难以实现。再想想卧子,已是北方声名赫赫的水利总督,主持着黄河改道这等泽被万世的宏伟工程,自己这10年究竟在做什么?

    船只缓缓靠向扬州码头。

    眼前的景象让夏、徐、彭三人有点惊讶,码头的规模远超他们的想象!巨大的石砌堤岸延伸数里,停泊的船只密密麻麻,千帆林立。

    有满载粮食、布匹的漕船,有体型庞大、桅杆高耸的海船,更有穿梭如织的客船。扛着沉重包裹的苦力如同蚁群,在栈桥上川流不息。

    更令人咋舌的是那些矗立在码头边的巨大龙门吊,将小山般的货物从船舱吊起,稳稳地移向岸边堆积如山的货场。一排排高大的砖石仓库鳞次栉比,昭示着此地货物吞吐量的惊人。

    “扬州居然还如此繁华?”彭宾喃喃自语,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他们刚刚离开的南岸,还是壁垒森严、枕戈待旦的临战状态,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恐慌。而一江之隔的扬州,却展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繁华景象,丝毫不见战争的阴霾。

    三人雇了辆马车进城。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扑面而来。街道宽阔整洁,远非金陵城那些狭窄拥挤的旧巷可比。两旁不再是低矮的木构瓦房,而是拔地而起的三四层砖石楼房,底层商铺林立,幌子招展。

    街道上人流如织,摩肩接踵,各种小吃摊贩的香气交织弥漫,诱人垂涎。行人衣着虽非尽皆华美,但大多整洁,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