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思想的转变与黄河改道(3 / 5)
北宋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但宋金交锋之时,宋将杜充为了抵金人骑兵,直接绝了黄河大堤,让黄河夺淮,淮河至此泛滥。
加上元朝定都北方,大运河的作用更大,江淮地区干旱输水,洪灾放水,保运河,胜过保江淮,自此江淮成为了水灾,旱灾频发之地。
徐孚远提醒道:“仲彝莫忘,此等景象,是在大同社倾注八成国力于‘黄河工程’的背景之下!”
这话让夏允彝心头再震。在如此浩大的工程牵扯下,还能保证如此规模的农业生产与水利建设,其治理效能何其恐怖?
夏允彝默然良久,最终低语道:“无天子之‘公天下’,竟能焕发出如此伟力,将这饱经创伤的江淮大地,改造的如此富庶。”
他没有说下去,但心中那个念头愈发清晰:与这生机勃勃、富庶安宁的北方相比,那个内斗不休、压榨江南、却无力回天的朝廷,其存在本身,岂不是阻挡亿万黎庶过上好日子的最大障碍?这便是朝廷的“原罪”!
看着这充满希望的田野,几个月来积压在夏允彝心头的挫败与抑郁,竟奇迹般地开始消散。
虽然他失败了,但这片土地上,正有另一股力量,以他无法想象的方式,实实在在地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火车行驶两个时辰后,停靠在一个简陋的露天小站加水加煤。站台瞬间热闹起来。挎着篮子的小贩蜂拥而至,挤到车窗下吆喝:
“烤玉米、茶叶蛋、烤红薯嘞!五文钱三样!”
“热乎的扬州炒饭!三文一大碗!”
头等和二等车厢的乘客多少会买些尝尝鲜,毕竟餐车价格昂贵是常态,而火车站里的小商贩价格实惠,还好吃。
三等车厢的乘客大多囊中羞涩,只眼巴巴看着。更引人注目的是上下的人流:一些带着鸡鸭鹅、甚至捆着小猪崽的农户,小心翼翼地挤上拥挤的三等车厢,火车站内中顿时弥漫起家禽的叫声和牲口的气味。
“咯咯咯!”一只雄壮的公鸡不知怎的挣脱了束缚,扑棱着翅膀,竟飞进了夏允彝他们相对宽敞的头等车厢,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
乘务员和那满脸歉疚的鸡主人连忙追进来道歉:“对不住!实在对不住!”
夏允彝等人帮忙捉住了那扑腾的公鸡,递还主人,笑道:“无妨。”他好奇地问道:“怎有如此多农户携家禽乘车?”
乘务员松了口气,解释道:“这些都是附近村子的乡亲,坐火车去最近的城镇集市。城里头家禽卖得上价!三等车厢票价便宜,来回一趟,扣掉车钱,还能多赚不少呢!”
他似乎打开了话匣子,“听说关中西边,还有专门拉牛羊的‘牲口专列’!大漠的牛羊,一天一夜就能运到关中,如今关中的牛羊肉价都跌了快一半了!现在北边都传,‘铁路一通,黄金万两’!甭管多偏僻的地儿,只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