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清田失败与夏允彝去北方(1 / 4)

加入书签

    大同十二年(1636年)三月十五日,福州,福建督师府衙

    空气中弥漫着挫败的尘埃和无声的叹息。仅仅一个月前,这里还是雄心勃勃、锐意革新的指挥中枢,此刻却变得暮气沉沉。

    张溥、张采、杜麟徵、雷士俊等人围坐,烛光摇曳下,每个人的脸都有一股颓废之意,看上去苍老十岁。

    张采率先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道:“果然全面清田,阻力如山大。当初对付五卫十二所,虽有刀光剑影,尚能快刀斩乱麻。

    可要动这些盘根错节的士绅根基,难,太难了!”他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现在整个福建,从衙门胥吏到田间老农,从学子到军中兵卒,视我等如仇寇,寸步难行。清田已然是死局了。”

    “死局!”杜麟徵猛地拍案而起,眼中布满不甘的血丝,“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前功尽弃!”

    他抓起一迭厚厚的文书,近乎发泄般地摔在桌上,“看看!谢家、王家,这些蛀虫侵占军田的铁证如山!他们不纳粮,不缴税,还堂而皇之地霸占着朝廷的土地!这天下,究竟是他朝廷的,还是他谢家、王家的!”

    张采无奈地摇头,声音低沉而疲惫:“宪章,真要究其根本,这天下既是朝廷是,也是‘士绅’,如今州县衙役阳奉阴违,没有这些地头蛇,单凭我们几人,如何去清丈几百万亩的田地。连福建本地的读书人都倒戈相向,指责我们手段酷烈,逼死诰命,军中也不支持我等。”

    自泉州蒋老夫人悬梁自尽那根导火索被点燃,福建的清田行动便如同推倒了第一块骨牌,引发了连锁崩塌。泉州、福州、漳州、莆田…各地豪族士绅纷纷效仿,上演着一幕幕以死相逼的惨烈戏码。老人、妇孺,甚至家中的忠仆,都成了对抗官府、博取同情的“人质”。每一次白绫悬起,每一具冰冷的尸体落下,都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狠狠扎在张溥集团的名声上,将他们钉在了“酷吏”、“逼死人命”的耻辱柱上,在福建士林民间彻底声名狼藉。

    更致命的是,他们失去了赖以行动的官吏和军方支持。

    福建州县县衙三班六房,乃至府衙的众多属吏,本就是地方宗族网络的延伸。清田之初,在督师府的强力威压下,他们不得不听令行事。

    但“逼死人命”的舆论风暴一起,他们立刻找到了天然的道德制高点和磨洋工、软抵抗的绝佳借口。政令出不了府衙,已成常态。

    宋伟统领的三万福建新军,本是张溥倚重的武力后盾,其粮饷军需很大程度依赖福建士绅的“捐输”。清田之初许诺的土地收买军心,如今成了泡影。眼见士绅反扑势头凶猛,宋伟这个老油条立刻见风使舵。

    他不断向督师府诉苦,声称军中因清田风波人心惶惶,士气低落,无法再协助弹压地方,更不愿为了张溥的火中取栗而与整个福建的士绅阶层彻底对立。

    失去了官僚体系和军队的支持,清田大业如同被抽掉了脊梁,轰然倒塌,寸步难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