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5)

加入书签

人想法再好,也不能落之于实践。

    所以黄道周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三人书生意气太重,所以哪怕自己没有在南明朝廷成为高官也满不在意,但显然他这位老友很在意,也很不甘心被排除在朝廷之外。

    钱谦益如此兴致勃勃要和侯恂斗,他好像已经看到了钱谦益未来可能遭遇的困境,搞不好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刘宗周劝说道:“现在天下变化的太快了,我等已经老矣。还是安心留在家乡,钻研学问的好。”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感慨,岁月的沧桑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这几年天下变化的太快了,快得他们已经不能适应。几年前他们还是学问宗师,在讲学的时候受到所有京城士子的热烈追捧。

    那时候,他们站在太学的讲堂,口若悬河地讲述着自己的学问,台下的学子们听得如痴如醉,眼中满是崇敬和向往。

    但就这两年他们的学问就受到了所有士子的冷遇。江南激进的士子,喜欢大同社的思想,他们跑到江北加入大同社,成为开创新世界的一份子。

    保守一点的士子追捧张溥思想,认为青年当自强,当革新天下。而刘宗周的慎独之说被认为是为那些保守官僚张目的思想,既陈旧又迂腐,简直臭不可闻。

    黄道周的学说重视天人感应思想,甚至谶纬学说。要知道现在的江南连主流的宋明理学都逐渐被读书人抛弃,他居然在玩比理学还要早的版本的天人感应,谶纬学说,更加没有多少人重视。

    几年时间,他们荣耀和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他们的学问仿佛被时代的浪潮无情地抛弃。

    这次二人来到金陵门可罗雀,再也没有那些包围他们的士子想请教他们学问。从某种程度来说,三人都是南明朝廷的失败者。

    只是黄道周、刘宗周两人已经认命了,也分不清楚什么是先进,什么是陈腐,他们想专注自己的学问,不管天下的是是非非。他们每天沉浸在书海之中,想要与古人对话,寻找心灵的慰藉。

    但钱谦益还没有认输,他还想奋斗一次。要说钱谦益这两年最恨的人是谁,排在首位的就是侯恂。他在自己的老巢抢了自己的首辅的位置,这就是在他的父老面前狠狠的甩了他一巴掌,让他无脸见江东父老。自视甚高的钱谦益一直难以接受,每当想起这件事,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怨恨和不甘。

    第二,仇恨的人就是文震孟,明明他才是东林党资格最老,文采最出众的人,这东林魁首的位置应该是他。

    结果文震孟因为把天子带到江南来了,在东林党取代了他的位置。更关键的是两个卑鄙小人居然联合在一起,打压排挤他,只给他一个资政的位置,连个阁老尚书都不愿意给他,直接把他排挤出南明朝廷之外了。

    钱谦益这两年一直是南明朝廷的看客,每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侯恂和文震孟在朝堂上呼风唤雨,而自己却只能在一旁暗自生气,看着两人大权独揽,他人都快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