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5)

加入书签

p;这一仗虽然是海战,规模也不算大,但还是引起了整个江南的轰动。毕竟这几年明朝在战场上屡战屡败,如今半壁江山都被大同社占据了。他们上一次战胜敌人还是崇祯二年的事了,现在的南明小朝廷的确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

    然而,这场原本值得庆祝的海战胜利,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风云突变,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江南的那些士绅们,原本满心期待着海战的胜利会让他们的贸易更加顺畅,成本更低。在他们的设想中,海上的威胁被扫除,商路畅通无阻,财富将如同潮水般涌入他们的口袋。

    可没想到,郑芝龙胆大包天,竟然给他们发“平安旗”,一面旗帜要3000银子,谁也不能例外。

    江南士绅们愤怒了,在他们的认知里,朝廷都不敢轻易收他们的税,毕竟他们在江南地区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庞大的势力网络,现在朝廷都是靠他们养着。

    而如今郑芝龙竟敢拿面旗子就要收三千两,这简直是明目张胆的敲诈勒索。

    一时间,南明朝廷当中,参奏郑芝龙拥兵自重,图谋不轨的奏折堆满了朝堂。那些士绅们动用自己在朝廷中的关系,纷纷上书弹劾郑芝龙。他们言辞激烈,将郑芝龙描绘成一个野心勃勃、妄图篡权的乱臣贼子。

    在他们看来自己发动舆论,郑芝龙的名声搞臭,让他在江南没有立足之地,郑芝龙应该像以前的武夫一样,跪在他们面前向他们求饶,他们再笑骂几声,粗鄙武夫,不识大义,剥夺了郑芝龙的官位,夺走郑芝龙的船队。

    然后现实狠狠的打了这些人一巴掌,郑芝龙对这些参奏的奏本置之不理,对那些江南的士绅也不屑一顾。

    如今已是弘光三年,早已不是崇祯二年那个局势相对稳定的时代。现在是拥兵为王的时代,他郑芝龙在海上毫无对手。他的舰队纵横四海,令人生畏。即便是北方的霸主徐晨,若是他不给面子,徐晨照样也得忍。在郑芝龙看来,这些江南士绅算什么玩意,不过是一群只知道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跳梁小丑。

    郑芝龙反手把自家的“平安旗”再卖贵2000银子,你江南士绅不是喜欢闹,没有五千银子你就不要想出海。

    郑芝龙反手一巴掌直接把江南的士绅给打蒙了,郑芝龙你怎么不按常理出牌,你还有没有家国大义,有没有忠君报国之心,这还是大明的将军吗?

    一时间江南更加疯狂的攻击郑芝龙,官员也纷纷上书内阁,说郑芝龙名为明将,实为海寇,朝廷应该尽早剿灭这股海寇。

    但这些奏折到了内阁之后,侯恂置之不理,这还可以用他们上诉,早在两年前侯恂就知道了,但崇祯年间朝廷就拿郑芝龙没办法,到了弘光朝就更加没有办法了。

    一通折腾下来,江南士绅们愤怒的发现,他们居然拿郑芝龙毫无办法。

    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舆论攻势,朝堂的关系,通通都不起作用之后,也只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