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江北赈灾,江南党争(2 / 5)
工们说道:“接下来几天,剩下的也会逐步孵化出来,你们多看着点。”
“厂长,你去休息吧,剩下的这点交给我们了。”
高俊看着一排排孵化房,眼中闪烁着光芒笑道:“做的好的优先分房子,用这些鸡鸭苗换了50套砖房值。”
这一批孵化任务完成后,农场显然是用不了这么多的孵化房的,保留两个足够了,余下的孵化房经过清洗改造,就可以变成舒适的住房,分给农村的工匠了,这还省了一笔建设费用。
马明没好气道:“你这思想觉悟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上的来,这怎么能说是换,要说是奖励先进。”
高俊笑着反驳道:“明明是一个意思,就你们这些文人喜欢耍嘴皮子。”而后他打了个哈欠,转身准备去休息。经过这段时间的操劳,他确实已经疲惫不堪了。
接下来的时间,孟津第一农场几乎每天都能提供一千八九百只鸡鸭苗。其他的农场也是每日能提供几百上千只鸡鸭苗,抗旱会不断用马车把这些鸡鸭苗运输到千家万户当中。
托去年那场蝗灾的“福”,大同社下属的农场,鸡鸭鹅等家禽产量提升了好几倍。
去年蝗灾肆虐时,大同社也发了一些家禽给百姓,当地百姓舍不得自己吃,而是养着,母鸡下蛋用来购买日常用品,公鸡则留在紧急的时候换钱,现在它们成为了灭蝗的好帮手,再加上北直隶、江淮地区,也每日上万的数量支援家禽到黄河一线。
这些家禽成为了灭蝗虫的主力军。百姓们把滩涂地翻耕起来。鸡鸭们跟在人的后面,欢快地奔跑着,寻找着藏在泥土里的蝗虫卵和幼虫,将这些高蛋白的食物一一吞噬干净。
加上现在小冰河时期,即便是4月,温度依旧比较低,不利于蝗虫孵化,所以蝗虫还未大范围爆发。
但等五月蝗虫大爆发时,大同社早已经做好了百万的家禽大军,在蝗虫爆发时把灾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孟津。新乡,王家村。
王兴推着一辆独轮车,运着几款鸡鸭苗进入村子道:“乡亲们,朝廷给大家发家禽了,每户领5只鸡苗鸭苗啊!大家一定要做好标记,可别混啦,更不能养死了。咱想要灭蝗虫,全指望这些小东西啦!”王兴的声音在寂静的村道上回荡。
听到有东西可领,原本在家中忙碌的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像潮水一般围了上来。
王兴看着围上来的村民,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和一支毛笔,大声说道:“大家排好队啊,领了鸡鸭的,都要在这上面签字按手印。”
很快,一支长长的队伍在王家村道上排了起来。村民们井然有序地一个接一个领取鸡鸭苗,脸上洋溢着笑容。
在队伍的一旁,金圣叹兴致勃勃地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感慨道:“急民之所急,这才是一个朝廷应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