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6)

加入书签

羊,村里几个大灶全部烧起来,大家喂猪羊退毛,清洗内脏。

    四周围满了流口水的小孩,其他村民也过来帮忙,或是拿着桌椅板凳,或是帮忙洗菜摘。

    有几个大灶开始蒸馒头,蒸米饭,全乡的人都差不多集中在小学当中,一时间王家村热闹的如同过节一般。

    到了傍晚,小学广场上已经摆满了摆了几十桌满满的菜肴,连金圣叹他们都受邀坐在首席,全乡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大席。

    接下来的几天,村民们开始恢复精,除了去地里浇水之外,就是留在自己家村休息。

    某日下午的时候,大同社的官方戏曲团会来到他们的村落,然后在小学附近搭建一个台子。

    四里八乡的农户纷纷拿着自己家的小板凳,来到蒙学操场这里。

    金圣叹他们因为是受人尊崇的记者,他们被安排在舞台的第一排。

    金圣叹抱着一股幸灾乐祸的神情笑道:“今天这幕序曲可是在北方非常有名的《大明王朝1566》,在江南是万万看不到的,你们可以说是赶上好时候了。”

    “当当当!”随着一阵锣鼓声音响,一块幕布掉落,呈现出一个山村的景象。

    这部戏曲的名字叫乡村抗旱故事。

    讲的是中原某个村一个叫李四的村民,在大同军的帮助下,分了30亩地,本来李四可以好好生活,但老天不遂人愿,第一年家乡发了洪水,一年白干了,好在大同社给了赈济粮,李四和全村人都扛过来了,却没想到第二年又发生了旱灾。

    李四不服老天,带领村民修水坝,挖水渠,抗旱救灾。

    戏曲演的一幕幕,深深的吸引了四周的村民,这就是在讲他们的故事,所以他们的代入感非常强,不时的为顽强的主人公喝彩。

    而戏曲当中还会插一些,卫生防疫知识,一些农村养殖的知识,向人介绍如何制造土化肥,蚯蚓养鸡,还有村民们结社,依靠团体的力量,抵抗不住天灾的,最终实现了大丰收,全村人吃上了大馒头,至此故事完结。

    “好好好!”村民们纷纷鼓掌,为李四他们丰收叫好,他们希望戏曲的故事也能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这幕戏曲不长,也就一个小时左右。任大任奇怪道:“这种戏曲虽然新颖,江南也的确没有,但真想演的话还是可以演的吧。”

    金圣叹笑道:“这才第一部戏曲还没完呢,看下去就知道了。”

    而后背景的幕布一换,变成了紫禁城,连演戏的方式也大为变化,变得更像真实的事件了。

    而这个戏曲居然讲的是世宗皇帝的事,而后他们惊愕的发现,戏曲上发生的事情可能是假的,但上面演的朝堂流程却非常真,可以说是把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