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张溥:“金陵悟道”(1 / 4)

加入书签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3月2日,苏州城。

    春雨淅淅沥沥地落在地面上,给这片干旱的土地带来水汽,半年前干枯的小溪,河流开始被雨水填满,苏州再次呈现出烟雨江南的景象,好像是半年前的干旱从未发生一般。

    但半年前的干旱对苏州影响巨大,大量的农户为了生存变卖土地,有的人则逃离了苏州,连苏州城都显得萧条起来,到了春耕时节,挣扎半年活下来的农户,发现自己无田可种,无活可干,他们或是出卖劳动力成为佃户,或是离开家乡求得一线生机。

    苏州府衙。

    文震孟端坐在大堂的首位,他身着一袭朱紫色的官服,面容清瘦微微闭目,双手交迭放在膝盖上,仿佛对外界的喧嚣充耳不闻。

    堂下,一群六旬老者围聚在一起,他们或是面色焦急,或是神情愤懑。

    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如同沟壑老者哭诉道:“文起呀,这契约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公平买卖哪有反悔的道理呀!如今说要收回,这不是要了我等的命嘛!”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在空旷的府衙内回荡。

    另一位身材魁梧、胡须花白的老者,怒目圆睁,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去年朝廷危急之时,缺兵少粮,是我们这些家族,冒着天大的风险,派乡勇去南京保卫朝廷。老朽一家去年就付了5200两银子的税赋,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对朝廷那可是忠心耿耿呐!

    结果朝廷却要我等退田,朝廷就这样对待我等这些忠心之士,不怕寒了天下人的心吗?

    这天下是与士大夫共天下的,不是与那些泥腿子共天下的。凭什么要我们拿出土地,朝廷也不能如此不讲道理啊!”

    还有一位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上前,脸上挤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打起了苦情牌:“文起,你可是地地道道的苏州人呐!你能有今日的成就,那可都是家乡父老支持的结果啊。如今你当了阁老,不给家乡带来点好处也就罢了,反而带着5000士兵来到苏州,这是要干什么呀?

    是想杀了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是想屠戮自己的家乡?要杀你就杀老朽吧,反正我也没几年好活了。”他说着,老泪纵横,身体也跟着摇晃起来。

    这些文震孟的父老乡亲,或是威胁,或是打感情牌,就是想让朝廷承认他们半年前购买的土地。

    苏州知府陈洪谧站在一旁,面露尴尬之色,神情略显紧张,不时用擦拭着额头的汗珠。看到场面愈发混乱,他赶紧上前道:“各位父老请息怒,文阁老来此也是为了赈济苏州的灾情。”

    陈洪谧为福建同安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他在担任苏州知府期间,有着一定的作为和声誉。其为官清廉且有治才,致力于地方的治理与发展,在维护地方秩序、促进当地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他毕竟是个封建的官僚,到了王朝末年,苏州的土地大部分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