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简化科举与陷入绝境的金国(5 / 6)
p; 沈阳城中的百姓也如同枯槁,出现在城池之外的也是饿的面黄肌瘦,城中的房屋看不上有多少炊烟,这场大雪下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沈阳城的百姓却觉得这个冬天格外难熬,而皇太极也有相同之感。
金国此时的外部环境恶劣到了极点。大同军在辽西、辽东两面形成了强大的压制态势。
他们不断修筑堡垒,就像在金国的领土上扎下了一根根钉子,逐步扩张着自己的地盘,无情地压缩着金国的战略纵深。当年努尔哈赤制定的海禁政策早已被彻底破除,大同军如同潮水一般,一步步向金国腹地推进。
但皇太极对大同社的策略却没什么好办法,派出小股骑兵去拔出这些钉子,大同社的人就会缩到堡垒当中来,骑兵攻不出这些堡垒,但如果派出大鼓的军队,大同市的主力就会前来,皇太极没有把握战胜大同军主力,于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绞索一步步逼近自己。
他麾下的八旗骑兵,如今经历了多次战败,士气已低落到了极点。他们站在城墙上,眼神中透露出疲惫和恐惧,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豪情壮志。
金国曾经的盟友也纷纷离他们而去。在东边,原本作为金国粮仓的朝鲜,已被大同社重新攻占。现在的朝鲜王,政令出不了皇宫,整个朝鲜的局面被张献忠牢牢掌控。
张献忠利用朝鲜的地理优势,反过来对金国进行封锁,不允许一粒粮食流入金国。而他自己却从朝鲜弄到了 200万石粮食,用来支援辽东的大同军。
西北方向,蒙古部落也全部倒向了大同社。他们纷纷前往京城,参加所谓的公民议会,彻底与金国划清了界限。
曾经与金国紧密合作的晋商,也被徐晨连根拔除。失去了晋商输入的铁器、武器、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金国的经济彻底失控。物价飞涨,市场上却空空荡荡,没有商人愿意冒着风险运输货物到金国。
金国内部的局面同样无比混乱。沈阳城内,粮食入不敷出。尽管皇太极三令五申严令军纪,不许八旗士兵抢劫包衣农户,但饥饿让这些士兵失去了理智。他们自发地抢劫辽民的口粮和种子粮,逼得辽民走投无路,只能逃到大同社的地盘。这进一步打击了金国本就不多的兵源,使得金国的实力前所未有的虚弱。
阿济格像莽夫一样,叫嚣着拼死一战。但皇太极心里清楚,现在的大金连在辽东、辽西的大同军都打不赢。即便侥幸打赢了一场战斗,又能改变什么呢?
大同军不像腐朽的大明,他们有着强大的后备力量,即便损失了三四万的人,也能迅速再次召集三四万精锐。而金国如果拼光了这三四万精锐,就将彻底灭亡,他只剩下这一点本钱,根本不敢轻易下场。
多尔衮提出再次进攻朝鲜国,掠夺那里的粮食。但皇太极想了想还是否定了这个战略。如今的局势与明朝时期大不相同,家门口就有几万大同军虎视眈眈。女真人的主力如果去了辽东,沈阳就保不住;去的人少了,又担心多尔衮的军队会被张献忠包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