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简化科举与陷入绝境的金国(2 / 6)
; 徐晨早有考虑:“那就限定官员,限制好每个县的官吏数量,防止膨胀。”
~~~~~~~~~~~~~~~~~~~~~~~~~~~~~~~~~~~~~~~~~~~~~~~~~
现在大同社当中合法拥有庞大财产的人根本不多,至于限制家人在属地经商,大同社的官员变动太快了,经常是今年在关中做事,明年就调到中原去,人员调动频繁,对他们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大同社员还保持着革命热情,加上有徐晨等人起带头的表率作用,大部分的社员都是认可这个决议,在这种环境下,即便是有一部分人不满,但也不敢表达出来。
对于京城的其他读书人来说,则非常震撼,这一决议显示出大同社毫无私心,连大同社财产都能公示。张溥他们甚至看到徐晨的家产情况。
有三万多两存款,没有田产和房屋,元首每月三百二十两俸禄,年收入 3820两,还有每年 2200的功臣年金以及书稿稿费,各项收入加起来每年收入在一万两上下,每一笔都记载得清清楚楚。
张溥等人极为震撼,常言道“天家无私”,徐晨真真切切把自己当作官员,而非君主,他有自己的俸禄,甚至连功臣年金都有,他的身份是大同社的功臣,而不是大同社的君主。
他有帝王的权利,但没有帝王的地位,徐晨的身份和刘永等人没有区别,这个元首之位不属于徐晨,也不属于徐氏,徐晨可以当,其他人也可以当,这对于非常讲究名正言顺的华夏文明来说非常重要。
京城不少学社都在褒扬徐晨他们的举动,认为此举完善了公天下的制度,三代之治将会重现天下,一个盛世即将开启。
而后热情的向元首府建言建策,想凭借自己的才能完善公天下制度,元首之位就在那里,彼可取而代之,大家参政议政的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
而对南明来说就不是好消息了,要是南方的读书人都知道,他们不但可以当总理大臣,甚至还能当元首,南明的根基只怕都要垮掉。
更不要说双方的待遇也是天差地别,大明一个县的县令一年的俸禄只有40多两,而在大同社这差不多只相当于一个县令两个月的俸禄,更关键的是大同社物价低,就按粮食的价格来算,大同社县令的俸禄相当于江南60多两,光这俸禄就足够很多读书人认可大同社,更不要说大同社还有其他的福利待遇了。
张溥沉着脸说:“朝廷是时候要改变了,不然江南的半壁江山也保不住。我们回到江南后,要推动朝廷变法,实现富国强兵,这样才能抵抗日益强盛的大同社。”
张采等人严肃地点头,没来北方不知道大同社的强大。大明朝宣扬了几十年的海瑞,在大同社却不算稀奇。虽说不是人人都是海瑞,但一多半都能称得上海瑞,这太可怕了,对比大同社的官员,南明朝廷的官员简直该全部枪毙。
金圣叹说:“你们回去吧,我要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