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张献忠的野心与治水的分歧(2 / 6)

加入书签

p;   冯铨苦口婆心地劝说道:“贤婿,你可知道当年太祖起兵之时,也是心胸宽广之辈,所以才能以一介乞丐之身,得到徐达、常遇春、胡大海、李善长等人的支持。但现在太祖的名声如何?现在元首已经是天下之主了,最起码是北方之主,贤婿不能用以前的观念来看待元首啦,不然会闯下滔天大祸的,蓝玉能不能打?和太祖关系何其亲密,但最终还是惨死在太祖的屠刀之下。”

    在大明,武将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好在大同社是新朝,武将的地位相对较高,但即便如此,武将跋扈也容易自食恶果。

    张献忠笑道:“岳父放心,元首和朱元璋是完全不同的。朱元璋是为了保住朱家的江山才诛杀功臣,但元首却是要建立公天下,这天下都不属于元首的,他为什么要诛杀功臣?

    就按老张来看,元首还是没有丝毫变化,每次出现危机都是冲在最前线的,朱元璋称吴王之后,你看他还在前线打过仗吗?”

    冯铨继续劝说道:“该有的谨慎还是要有的,常言道名不正言不顺,你不是朝鲜王,只是大同社的辽东都督,上百万石粮食贤婿你说分就分,这要有人上告,你让元首如何看你。”

    张献忠想了想,觉得冯铨说得有道理,便说道:“岳丈说的有道理,某这就上书让元首封某一个官职好管理朝鲜国。”

    其实,张献忠内心还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说出来。自从来到朝鲜后,他受到朝鲜百姓的热烈欢迎,又有几千忠心的部下,上百万税金、几百万石粮食他说分就分,这种掌控一切的感觉让他升起一种“大丈夫当如此”的豪情壮志。

    大同社内各种规则束缚的副参谋长他有的看不上了,他有一种想要留在朝鲜的想法。

    大同八年(公元 1632年)10月 18日,河南行省,孟津。

    “嘟嘟,嘟嘟,嘟嘟。”一阵独特的声响打破了孟津的宁静,一辆看似玩具般的轨道小火车,拖着两节车厢的货物,缓缓驶入孟津县的一个车站。

    经过李自成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关中到洛阳的轨道马车线路终于连通,而后向北延展了百里,抵达孟津。

    从此,关中的救灾物资可以通过轨道马车一路直达灾区,路上消耗节省了九成。这一成果极大地改善了救灾物资的运输效率,为灾区百姓充沛的物资。

    而这辆轨道小火车则是朱九的最新杰作,有点像后世儿童玩的那种小火车,马力小,行进慢。

    当徐晨看到它时,神情异常激动。尽管现在它只能拉两节车厢,装载几万斤的货物,行驶速度也不快,但徐晨知道铁路和火车终将连通整个世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这个世界真有龙脉的话,铁路就是这个世界的龙脉。

    李自成却满脸不满地对徐晨说道:“都督,这种叫火车的东西,跑的慢还容易抛锚,经常堵住轨道。您还是让它在别的地方实验吧,现在的轨道运输量太大了,它老是堵在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