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6)
bsp; 至于开炮,他们拿着火把都不敢开,还是陈诚自己放了几炮,但即便是就这样站在火炮旁边,他们也是吓得战战兢兢,有几个人甚至流下了不明的液体,张溥这些人的表现完全符合他们对江南文弱书生的刻板印象。想到江南文人都是这样的素质,他们对攻打江南更有信心了。
大同八年(公元 1632年)7月 20日,河南行省,孟津。
经过大半个月的艰苦奋战,3万余大同军战士和上百万中原百姓日夜不停地挖水渠、抢种作物。他们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对生活的希望。
黄河淹没的几百万亩土地重新种上了红薯苗和土豆苗。看着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幼苗,大家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粮食的种子种下去了,等秋收他们就有食物了,有食物他们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抢种完成后,贺六皱着眉头,一脸担忧地对徐晨建议道:“都督,大伙这一个月又是救灾又是抢收,此时已经疲惫不堪,您最好让大伙休息几日,缓缓劲。这几天想办法给大伙弄点好的,最起码要有点荤腥。
中原百姓本就遭了两年旱灾,现在灾区的伙食清汤寡水,人人肚子里都没有一点油水。每日都要干到天黑,劳动量还这么大,不要说当地的农户了,就是我们吃了几年肉的战士都扛不住。这段时间已经有不少百姓和战士累趴下了,军官也有请病假的,大家都到达极限了。”
徐晨先是一愣,随后才恍然醒悟过来说道:“是啊,大伙这段时间都很辛苦,现在抢种完成是要犒劳一番。”
无论是 3万多的大同军战士,还是中原的百姓,都被高强度的劳动折磨得精疲力竭。
但种子种下去了却不是赈灾的结束,后续还有修筑房屋、挖水渠等任务,但贺六的话提醒了徐晨,他看了看四周的战士,做事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大家的疲惫已经到达极限了,他当机立断,决定给所有人放假 7天,让大家恢复士气和精力。
放假消息传开后,整个营地都爆发出欢呼声,大家就像久旱逢甘霖的庄稼,脸上重新焕发出光彩。
第二天,营地上集结的号声没有像往常一样按时响起,直到接近午时才吹响。大家慢悠悠地起床,喊完一阵口号之后,就准备吃午饭,伙食十分丰盛,不但有香气扑鼻的咸鱼干,还有热气腾腾的蛋花汤,大家狼吞虎咽地吃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吃完午饭之后,众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休息。
“树上的鸟儿成双~~~。”
“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各种戏曲的声音在各个营地当中传出来,那些会唱《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人成了大家眼中的“民间艺术家”,他们的曲调,让大家暂时忘却了疲劳。
徐晨察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