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救灾与整修北方的水利系统(5 / 6)
好抗洪物资和人员,哪个堤坝漏了就马上组织人员堵上去。今年的气候异常,宁愿浪费物资,也不能什么都不准备,防灾不是我们大同市一家都是,更是当地百姓的事情,大家充分动员组织当地的百姓。”
大同社占据了北方,也继承了大明的糟糕的基建,大明几十年没有新修水利了,只要觉得哪个地方出问题,哪个地方必然会出现问题。这种事情只能提早准备,才能把灾害减少到最小。
而后他神情严肃地说道:“现在北方已经是我们大同社统治之下,如果还出现大明时期各种灾害让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又有什么脸面说自己在建设新天下。”
刘永马上站起身来,坚定地说道:“某这就让下面的人组织起来,一定不让孟津之事发生在京城。”
翌日,徐晨带着第二师士兵南下中原,准备救助灾民。
大同八年(公元 1632年)6月 22日。
河南府孟津,原本浑浊的黄河水如同一头愤怒的猛兽汹涌奔腾,但破口之后,此刻也显得异常的平静。几艘乌篷小船在这这洪峰造成的水面中艰难地划动着,船上的士兵们眼神专注仔细,只要看到水面上有漂浮的物体,他们便立刻奋力划过去。靠近后,小心翼翼地捞起那些不幸遇难者的尸体,然后迅速划向岸边,准备进行火化处理。没办法,如今河南行省还在遭受鼠疫的肆虐,为了防止瘟疫进一步蔓延,只能采取这样的措施。
大同军连长王庆回想起黄河决堤时的场景,心中仍充满恐惧。那滔天的洪水如同一堵巨大的水墙,迅猛地冲了过来,所到之处,房屋瞬间被摧毁,就像纸糊的玩具一般脆弱;粗壮的大树也被连根拔除,仿佛脆弱的小草。百姓们根本来不及躲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园被洪水吞噬。这样的场景,在他的家乡米脂是从未见过的。
逃出性命的百姓们被困在一个个孤立的山头上,他们望着周围一片汪洋的洪水,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第三师师长高大壮在得知黄河决堤之后,没等元首府下令,就亲自带领士兵们展开了救援行动。
他们用小船和简易的木筏,一次次地穿梭在洪水中,将被困的百姓转移到更高、更安全的地方。这样的救灾行动一连持续了十来天,能救助的百姓都已经救完了,如今水面上已经很难再看到活着的百姓。
当然,第三师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决堤后的最初几天,暴雨还没有停歇,狂风裹挟着暴雨,如利箭般打在士兵们的身上。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毅然冒着风雨救人。在一次十余日的救助行动中,第三师就有 60多名士兵不幸落水牺牲。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一万六千余名百姓的生机。
到了今天,第三师的士兵们已经连续救灾 12天了。每个士兵都已经精疲力尽,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憔悴。由于过度劳累,士兵们溺水的情况也呈现出增加的态势。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徐晨带领第二师士兵来到了灾区。他看到满脸疲惫、眼神中却依然透露出坚毅的高大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