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6)

加入书签

bsp;  徐晨微笑着点点头,说道:“可以。”

    他也不强求。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卢象升会逐渐理解并接受大同社的理念。

    崇祯五年(公元 1632年)3月 5日,京城的天空略显阴沉,春风吹过,下了几场小雨,这让直隶的百姓欣喜。

    对干了好几年的北方来说,下雨就是好兆头,尤其是大同色均田,分到土地的农户都热情高涨的打算大干一场,畅想着来年白面馒头吃到饱的生活。

    刘永、李文兵、胡益堂、桑文等大同社高层,一路风尘仆仆,终于从长安抵达京城。他们身着朴素却整洁的衣衫,脸上带着疲惫,但所有人都精神奋亢。

    大同社的高层汇聚,一场建国的正式会议开启。

    会议室内,桌椅摆放整齐,刘永等人刚刚坐定,还未来得及详细阐述心中关于建立合适国号的想法,徐晨便面带微笑道:“诸位,关于国号,我和几位同仁已经商议出一个结果,叫民朝,全称公民共和国。”

    此言一出,刘永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刘永眉头紧锁,心中暗自嘀咕:“民朝!这和明朝发音如此相近,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天下根本就没改朝换代。都督取名字一如既往的烂啊。”

    但是徐晨取的,他们也只能无奈接受。接下来讨论年号时,刘永清了清嗓子,说道:“我等经过商议,认为年号定为‘大同’颇为合适。《易经》有云,‘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大同即大和,此年号暗合乾道变化,寓意着我们的事业能如天地之道般和谐昌盛。”

    徐晨微微点头,对此并无意见。但他还是说道:“我们大同社是公民之国,所有人都是国家的主人,自然不存在君主更替,也不需要像以往朝代那样频繁变更年号。就以我们建立大同社的那一年为大同元年。

    而今年就是大同 8年。以后我们的大同事业能走多远,年号就延续多久。”

    后世的学生应该会感激我,再也不用背诵那么多年号了。

    刘永等人听后,相互对视了一番,纷纷点头认可,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大同社的创新理念,也彰显了与传统王朝的不同。

    前面关于国号和年号的讨论,虽然众人有不同看法,但总体来说还算平和。

    然而,当话题转到朝廷的政治体制和各部的权力分配时,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毕竟,这关乎着每个人在未来新朝中的利益和地位。

    徐晨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着众人,严肃地说道:“我们建立的是公民之国,没有君权。那么,依附于君权的内廷、后宫、外戚、勋贵制度通通都要废除。以后这片土地不会再有选秀,也不再允许出现太监。”

    刘永听后,迟疑了一下,开口问道:“那岂不是只有相权了?”

 &nbs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