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建国建制(1 / 6)
待漕运之事讨论完毕,孙元化抬起头,眼神中带着询问道:“都督,关于造船厂,不知您有何指示?”
徐晨说道:“通州这里有不少经验丰富的船工,虽说他们平日里造的是漕船,与海船有所不同,但他们毕竟是熟练的工匠。你把他们带到天津卫去。我已嘱咐了东江镇的王二,让他们在辽东砍伐木头。辽东森林广袤,几十年上百年的木料众多,正合适用来造船。你去天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造船,造远洋运输的海船和渔船,壮大我们的海上运输力量,能造多少造多少,资金问题你找杨秀头去解决,缺少船工就到运河这里来招募,维持这3000里的大运河,最不缺少的就是造船工匠。”
这可能是大运河少数的优点之一,培养出了一批造船的工匠。
孙元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都督,百年木料虽然适合造船,但不是砍下来就可以直接用的。木材里有大量的水分,需要阴干才能使用。像这种几十上百年的木料,必须要花两到三年时间阴干才行。如果都督想要制造的是宝船,那么三四年之后才能制造出第一艘宝船。”
他解释的很详细,生怕徐晨听不懂,让他今年建造船厂,明年就要让他造出宝船来。
“啊!”徐晨不禁轻呼一声,这还真是他知识的盲区。他只知道制造海船,木料年份越高越好,再加上从后世互联网上看到的那些像加勒比海盗的电影,知道橡木是造海船最好的原材料,但其他的确实了解不多。
毕竟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造船全是钢铁,互联网时代的人就是这样,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一问具体就抓瞎。
徐晨低头陷入沉思,脑海中迅速搜索着后世的资料。突然他眼睛一亮说道:“我看过一本宋朝的古籍,上面记载了一种快速阴干木料的方法,就是制造一个干窑。这种干窑的温度不需要太高,仅比夏日的温度高一些,这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把木料当中的水分蒸出来。据说用这种方法,原本需要三年才能阴干的木料,用干窑三个月时间就可以阴干。”
孙元化眼前一亮,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好办法,都督,您是在哪本古籍上看到的?
属下也去看一看,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用来制造宝船的技术。如今海上局势复杂,若能有更先进的造船之法,定能增强我们的海上实力。”
徐晨无奈地摇了摇头:“是一本残本,名字我也忘记了。只记得当时看到这个方法觉得新奇,便留了个心眼。不过你可以先实验一下,不用怕花钱,若能成功,那可是大大缩短了造船的时间。”
孙元化听后,虽有些失望,但还是恭敬地说道:“遵命!只是可惜不知那古籍之名,若能找到,或许能借鉴一二。”
天朝上一个造船的高峰就是大宋,宋朝因为先天不足,面对的敌人又是游牧文明最强盛的巅峰时期,需要大量的钱财来对抗北方的游牧民族,所以他们大力发展航海业和造船业,其技术甚至超过了现在的大明。
看宋元的海图,他们的船只行走的都是直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