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6)

加入书签

门的土地。每个士兵可以得到 100亩土地,有了这些土地,军户们就不需要再依粮饷来养活家人,朱元璋当年制定的军户制度会重新恢复。

    崇祯五年(公元 1632年)2月 6日。

    阳光淡淡地洒在北方这片依旧坚硬的土地上。沈良双手紧握着沉重的锄头,一下又一下地用力锄着。尽管天气已经逐渐转暖,但土地依旧顽固地保持着它的生硬,每锄一下,都仿佛是在与大地进行一场艰难的较量。

    沈良本是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从未干过如此繁重的农活。他还没掌握干农活的技巧,只能全凭一股蛮劲。

    没一会儿,他的两只手臂就开始发麻,酸痛的感觉如电流般传遍全身。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曾经白皙细嫩、拿过毛笔书写诗文的手,此刻手心布满了厚厚的茧子。

    这是他这段时间劳动的成果,最初的几天,手上起满了水泡,干活时不小心弄破,鲜血直流,钻心的疼痛让他几近崩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泡变成了老茧,疼痛也渐渐习惯。

    “好累啊。”沈良在心底无声地叹息。

    以前他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时,也会在心中怜悯农夫的辛苦,可那只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而经过这半个月实实在在的劳动,他才真正切身体会到农夫的艰辛。每天吃不饱饭,肚子总是咕噜咕噜地叫着,却还要不停地劳作。这段时间,他明显瘦了好几斤,整个人变得清瘦而憔悴,原本圆润的脸庞如今棱角分明,眼神中也透露出疲惫与迷茫。

    “这样的日子何日才是个头?”沈良停下手中的锄头,直起腰,望着远方,无奈地自言自语。

    沈家曾经是天津卫的大族,他家在天津拥有大片的土地和众多的商铺,在当地可谓是声名显赫。

    天启年间,为了支持辽东战场,朝廷开放了天津卫港口。沈家抓住这个机会,购置了一支小船队,专门开展与辽东、朝鲜、日本的海上贸易。海上贸易的利润极其丰厚,短短几年时间,沈家就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他们用这笔钱在天津购置了更多的土地,到了沈良成年之时,沈家已经拥有十几万亩土地,成为当地当之无愧的一方豪强。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来得如此突然。贺涵担任天津总兵,沈家因为有一半的土地是军户的土地,被毫不留情地夺走。这是家族遭受的第一次沉重打击,但那时的沈良还心存侥幸,以为家族的根基深厚,还能挺过去。

    而一个月前发生的事情,彻底将沈家推向了深渊。大同军第八师攻占了天津卫城,彻底堵死了北方最后一条逃往江南的海路。沈家本有机会逃走,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大同军会来得如此之快。当大同军的士兵出现在家门口时,全家都陷入了恐慌。

    从那以后,沈家开始走向毁灭。他们的家产被充公,土地被没收,曾经的辉煌瞬间化为乌有。他那些顽劣的兄弟,平日里仗着家族的势力,在当地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此时也受到了应有的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