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漕运毒瘤(2 / 6)
卢象升还能坚守气节,说得上不食大同粟。但孙元化不想浪费自己的一身本事,便答应了去大同社,在天津建立一个能制造远洋航行宝船的造船厂,当然只是现在他面对崇祯的时候有点尴尬,毕竟改换门庭并不算什么好名声。
“造船厂?”崇祯有些诧异。新朝招募前朝大臣本是惯例,但大同社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少,大明的高层几乎都被关押在此,很少有人被招揽。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个大臣被招揽,竟然是去造船。
孙元化解释道:“按照大同社的说法,北方的旱灾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他们打算从朝鲜、日本,还有南洋诸国购买粮食,所以要制造可以远洋贸易的海船。同时,也打算多制造渔船,依靠捕鱼业来补充粮食。”
崇祯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符合大同社的做法,北方确实太缺粮食了。”
这段时间,他每日只有一升口粮,生平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饿肚子的滋味。最开始,他以为大同社是故意虐待他这个前朝天子。
但从接触到的百姓那里了解到,整个京城几乎都是如此。想要吃饱,除非是军人和做重体力活的工匠才会有更多的口粮。
大同社大规模登记户籍,也是为了合理分发口粮。这点上,崇祯不得不钦佩大同社强大的执行能力,朝廷不要说保证百姓不饿死了,连士兵的口粮都保证不了,他当皇帝不到5年时间,因为粮食问题闹得兵变就超过了双手的数。
屋内的气氛有些沉默,崇祯陷入了沉思,而卢象升和孙元化则静静地站在一旁,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两人在战俘营待了没多久便告辞离去。孙元化并未立刻离开,他在营中四处寻找,挑选了一些技术官员,打算带他们前往天津卫,让这些人成为造船厂的技术骨干,这才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
“初阳兄,请把某带出去吧,小弟必有后报。”冯铨看到有新人进入战俘营,又发现孙元化能够带人出去,再也按捺不住,赶忙上前请求孙元化将自己也带出去。
孙元化看着冯铨,冷笑一声道:“某不是要招一些溜须拍马之辈,某是要去造船,你懂造船吗?你知道造船的钉子是什么样子的吧,你知道造船要用什么木料吗?”冯铨当年投靠魏忠贤上位,在士林之中名声早已臭不可闻,人人都视他为奸险小人。
冯铨丝毫不在意孙元化的讽刺,依旧讨好地笑道:“现在不懂,但小弟可以学。你给小弟一个月时间,小弟造船必然会学得比那些工匠还要精通。”他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为自信,毕竟能在 20岁之前考中进士,堪称天才中的天才。
然而,孙元化只是一甩袖,说道:“等你学会了造船再说吧。”说罢便径直离开了。
冯铨看着孙元化离去的背影,冷冷地说道:“瞧不起某,但某终会东山再起。”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心中开始盘算如何吸引大同社的注意。很快,他便想到了当年乾清宫着火的事情,这件事其他人或许不清楚,但他却了如指掌。
大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