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6)

加入书签

nbsp;   倒是尚可喜问道:“不知道大同军会如何安排我的?”

    周晓珊道:“东江镇的士兵将会重新整编成一个师,我们大同军重新给你们安排武器装备,按照我们大同军的标准进行训练,你们这些将领则会编入军官速成班当中,进行培训。

    而后按照你们的才能各自分配到部队当中,当然你们当中如果有不想打仗的,我们大同军也不阻拦。还可以给你们一笔不小的遣散费,标准就是一个士兵能得到10两的遣散费,如果你们手下有上千的士兵,就可以得到上万两银子。”

    而后王二神情严肃道:“但有些丑话也要说在前头,我大同军和朝廷是不同的,军中不允许有什么家丁,辽东的土地也要全部充公,然后分给士兵,加入我们大同军之后,再有想圈养家丁,私吞土地的事情,我大同军的军法也是毫不留情。”

    尚可喜这些人倒没有意外,大同军崛起已经好几年了,即便他们这里在辽东腹地也知道大同军的事迹,所以大同军的这些规矩他们懂,更不要说东江镇占据的大部分都是海岛,以及辽东半岛少量的贫瘠土地,东江镇和辽西将门比起来那就是乞丐,所以这些土地即便充公了,他们也不心痛。

    唯一让他们割舍不掉的就是他们手中的那些家丁,他们全部都是大明边镇体系培养出来的将领,对他们来说,家丁就是他们的生命线,基本盘,在大明体系当中没了家丁,他们的权利,他们的荣华富贵也会烟消云散。

    而且他们也有点怀疑大同军会不会像他们说的那样守信,培训一段时,让他们领兵,要是和朝廷一样言而无信,把他们的家丁收了,再把他们给抛弃了,那他们就真一无所有了。

    不怪他们迟疑,这种事情大明朝廷是真做的出来,大明朝廷敢动手杀的将领,基本上都是那些家丁被打光了的,只要手中还有家丁,朝廷也要稳住他们。

    但尚可喜他们迟疑半天之后,却无奈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谈判的筹码,不接受大同军的条件,还会有其他势力来接纳他们?没有大同军的粮食,东江镇要不了一个月就要崩溃了,他们根本没得选择。

    很快尚可喜等人就答应了,大同军收编的条件,当然也有一些将领是真不想打仗,他们答应用手中的兵权交换钱财。

    王二也满足他们,答应等接管旅顺之后清点他们士兵名额,而后就直接发银子给他们。

    同时告诉他们,也算是警告,以后北方就是大同军的地盘,大同军的土地都是公有的,私人不允许买卖,如果他们想种地留在辽东的话,可以分到100亩土地,去了中原可能只有三五十亩,当然他们用这些钱开作坊做小买卖还是可以的,王二好心提醒他们,开作坊最好开砖窑厂,水泥厂这些基建的做法,因为大同军会大范围的重修城池水利设施,需要大量的砖块和水泥。

    谈判完成之后,大同社的运输船当即靠上了旅顺码头,士兵们一个个荷枪实弹组成一个警卫圈,而后由辽东籍的战士招募一些他们认识的乡亲,来搬运粮食和布匹等物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