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5)

加入书签

如此大事只怕你还做不了主。”他顿了顿,接着说:“更不要说大同军的强大是全方位的强大,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一样非常强大。虽然我不想承认,但徐晨是正在认真地一个个解决当今世上遇到的问题。”

    “天下土地兼并严重,他就清洗地方士绅,把这些地分给农户,困扰大明上百年的流民问题就这样消失了。

    北方干旱连连,百姓饿殍遍地,他组建大同社抗旱会,把农户组织起来,打水井,修水渠,筑水坝,推广高产抗旱作物,带领几百万百姓抗旱救灾。所以关中在干旱连连的情况下,依旧能保证百姓不会被饿死,反倒是富裕的江南之地,每年冬季饿死的百姓何其多。”高登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感慨。

    夏允彝他们听了,无言以对。哪怕是整个江南最富裕的南京城,每年冬季饿死冻死的百姓只怕突破了万数。

    以前,他们对这种事情习以为常,虽然同情这些冻死的百姓,但却无能为力。等他们真正去了一趟延安府,看到了大同社的环境之后,才发现天下真有不冻死人、饿死人的地方。陕北比起江南来说只能算是个困苦之地,可那里的百姓却能安居乐业,他们这次真的是连借口都没有了。

    高登继续说道:“大同社还用强硬的手段改革了商税,硬生生地从关中收了 2000多万两银子的税收,却没影响到百姓的生活。而朝廷不过是多征收了几百万两的辽饷,却已经弄得天下大乱了。盐税、商税、矿税全部被大同社改得面目全非,但不可否认这效率非常高。”

    “在政治上,大明这几百年来君权和臣权斗争激烈,上百年来我大明无数的英雄豪杰,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但徐晨弄出了解决的方法,就是直接废了 2000多年来的皇权,没有皇帝了自然就没有皇权了。”高登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敬佩。

    “面对大明读书人清谈务虚之风,东林党、复社,甚至你们都说要务实,要让读书人务实,但我并没有看到江南读书人的风气有所改变,他们依旧骄奢淫逸,享乐奢靡。

    徐晨却给出了最有效的方法,让读书人去农户家,带着农户修水渠抗旱救灾,他本人更是亲力亲为,想来这一点你们也是看到了的。”高登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钦佩,只有真正组织过一个社,才能明白让读书人务实的难度。

    “大同社就是靠着这股务实之风,面对问题从不回避,解决问题的手段虽然在我等看来极其激烈,甚至残暴不可取,但不可否认这些手段是取得了效果的。

    徐晨自己开辟一条解决天下问题的道路,虽然这条道路在我等看来是歪门邪道,但他的确是在前进。

    而我等不过是空喊口号。所以在我看来,江南士绅是不可能抵挡住大同军的。你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徒劳的挣扎,最终你们还是会被大同军击败。”高登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众人的心上。夏允彝等人听了,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因为他们是经历了延安府的安稳,也经历了大同社在河套地区战天斗地的开荒热潮,比起大同社他们江南士绅做的事情太少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