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6)
在这紫禁城当中。”
自己现在不仅成了徒有其表的牌坊,还成了背锅的对象,这怎能不让他气愤。
就在这时,曹化纯匆忙冲进来,大声说道:“陛下,贺总兵的书信。”
崇祯眼睛一亮,急切地说道:“快拿过来!”他接过贺涵的书信,迫不及待地打开,仔细阅读其中的内容。
书信中,贺涵根据大明此时的局势,为崇祯划定了出路。虽然当时贺涵还不知道洛阳城已经沦陷,但他根据大明此前的战报,就已经敏锐地判断出洛阳城不可守,甚至直截了当地告诉崇祯,整个北方已经守不住了。
他建议崇祯放弃北方,从天津卫渡船,南巡江南,这是大明唯一的生机,北方干旱连连已经不可守,但南方却是大明的财政来源,湖广更是大明最大的粮仓,掌握江南朝廷还有喘息之机。
贺涵还指出,从这次的大战已经可以看出,大明九边将门勋贵已经彻底腐化,难以作为天子的屏障,更不可能抵挡得住大同军。大明即便是有权有粮,但如果军力太差,依旧会守不住江南之地。
崇祯看到这里,不禁感叹道:“贺卿真是明见万里。”
他已经知道了洛阳城沦陷的详细情况,了解到大明将门在洛阳沦陷时的所作所为后,他已经不再生气,而是感到无比的绝望。
这些人已经不能用蠢笨如猪来形容,他们被大明的潜规则固化,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哪怕是傻子,也不会在打仗的时候收缴士兵手中的钱粮。也正是因为这一战,崇祯彻底对大明圈养了200多年的勋贵和将门失望了。他明白靠这些人,大明的江山再广大,也会被他们全部葬送。
崇祯继续往下看,贺涵在书信中还提到,陛下去江南之后,若想保住半壁江山,只有和江南的士绅结盟,此战之后,东林党的名声已经彻底臭了,陛下要抓住机会主动组建一个属于陛下的党社,以此稳定江南的政局,避免党政争继续激化。
同时陛下要放开招兵的限制,由士绅出钱出人组建军队。这些士绅自己组建的军队,不会出现贪污军饷、克扣士兵的情况,大同社要士绅的土地,要士绅的钱财,还要把他们连根拔除,他们没有投降的选择,也没有投降的余地。
这些由士绅组建军队的战斗意志会比将门组建的士兵更高。至于大明会造成诸侯割据的局面,贺涵告诉崇祯,这些是朝廷还存在才能思考的事情,如果大明的江山都灭亡了,那这些事情就轮到徐晨去解决了。
陛下不想成为傀儡,要主动抓住兵权,到了江南依靠神机营,重组京营,如此大小相制,再加上大同社在外的威胁,天下的士绅必然会团结在天子身边,如此大明江山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崇祯看完贺涵的书信后,用旁边的蜡烛将书信点燃,看着它慢慢烧成烟灰。他眉头紧锁,心中十分纠结。他能感觉到贺涵是真的为了大明江山殚精竭虑,甚至贺涵为自己想到的出路,连他都觉得是最好的安排,不像周延儒摆明的是让他这个天子为他背锅。但即便贺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