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7)
物,现在在关中遍地开花。
这些年关中旱情如此严重,但却没有饿死人,大同社组织得力是一方面,老夫推广的这三种作物最起码也占了三成的贡献。能在年老之际为天下做出这番事业,老夫非常快乐。现在我就想着在死之前为关中修出能灌溉 2000万亩水渠,让关中不再惧怕干旱,百姓不会再饿死。”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
黄道周听后,说道:“子玄,你还可以为天下百姓和朝廷做更多的事。这次我们来关中是为了议和之事,还请你说服大同社的徐晨,停止和朝廷之间的战争,这样天下的百姓也不至于为了战争之事流离失所。”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恳切。
钱谦益也在一旁附和道:“比起修水渠,平息天下的战事,能救更多的百姓,这不单单是为了关中,也是为了天下百姓。”
徐光启却摇了摇头,说道:“你们来晚了,现在关中十几万大军已经准备就绪,大战已经不可避免了。我这次来就是受大同社的都督之托,接待你们一番,但议和,大同社是不会同意的。”他的神情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钱谦益惊愕地问道:“为什么,大同社还没有听朝廷的条件。”他的眼中透露出一丝不解,大同社连条件都不愿意开?
徐光启严肃地说:“大同社不想听你们的条件,他们早在几年前就定下了对朝廷的看法,那就是无能,对内不能赈济灾民,对外不能抗击强敌。大同社会毫不留情地清洗中原大族。”
黄道周有点气愤地说:“子玄,你也是大族出身,就这样看着大同社这些年轻人乱来?天下有动乱,他们更应该加入朝廷改变这一切,而不是自己造反。”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脸上带着怒意。
徐光启反问道:“大同社这几年在关中弄出了 800万亩的水浇地,修了几千里的水渠,收复了河套,在河套地区开垦出来了 500万亩田地,救助了 200多万流民。
朝廷这几年在干什么?
你们这几年又在干什么?
整个北方有几百万流民,你们又在干什么?”他越说越激动,眼神中透露出对朝廷不作为的不满。
几人愕然,羞愧,无言以对。
徐光启毫不留情道:“朝廷这几十年来一直都在党争,无所不用其极的党争。
我们在修水渠,你们在党争;我们在开拓土地,你们还在党争;我们在安置流民,你们还在党争。
就现在这情况,你问我为什么不劝徐晨他们加入朝廷,他们加入朝廷做什么,也加入你们的党争当中吗?
我在朝廷待了几十年,做的事情却比不上在关中的三年时间。明明知道土豆、红薯、玉米三种作物是抗旱的作物,我在整个天津卫推广,却受到上上下下的阻碍,不得不离开天津卫。
&nbs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