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6)

加入书签

    更让他感到害怕的,大同社员现在在蒲州几乎是公开存在了,他们在乡村打水井抗旱,扑灭蝗灾,在城池当中宣传大同之治,吸引年轻人加入。

    但即便是这样公开活动,地方上的官吏根本不敢管他们。

    “今日你跳的快,明日我大同社攻过来就会为你这些狗腿子拉清单。”只要被大同社员这样一威胁,当地的捕快捕头就不敢动他们了。

    偶尔有几个头铁的抓了大同社员,当晚炸药包就会丢到他家去,“轰”的一声,全家老小都会埋在房屋之下。

    太原镇的将门也不敢管这些大同社员,他们被大明的文官军团驯化了200多年,打仗的能力虽然退化了很多,但见风使舵,反复横跳的技能是点满了的。

    他们敢屠杀那些没有背景的农民军,也敢杀戮自己治下的农户,因为他们知道这两股势力是不可能报复他们的。

    但大同社的人他们是真不敢动,榆林,固原,宁夏,甘肃镇的同僚已经给他们书写了答案了。

    两国交战各为其主,在这种情况下,大同社一般不会为难他们,虽然财产土地没了,但命还是可以保得住,做几年劳工一般都可以放的出来。

    但如果为恶太多,被大同社吊死就是他们的下场,现在大明的局势,内外交困,怎么看也长不了,他们也要为自己留条后路。

    地方大族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他们不但不制止这种行为,反而派出自己的子弟投靠大同社,最魔幻的是,大同社的债券在山西行省极其畅销,不但地方大族那些将门购买,甚至那些中小地主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也把自己库房里的银子拿出来购买了这些债券。

    在韩爌看来这太可怕了,整个山西已经被大同社渗透成一个筛子了,等大同社进攻过来,山西肯定保不住。

    韩爌也做了一定的努力。他利用自己的声望也在蒲州组织了乡绅,让他们捐钱捐物降低地租和高利贷,不要兼并农户本就不多的土地,给农户一些喘息之机,少制造一点流民,同时集结一些年轻的读书人,带着他们抗旱救灾,扑灭蝗虫。

    但效果不大,他虽然是前内阁首辅,但要让地主士绅把钱拿出来,还不允许他们兼并土地,大明皇帝都做不到这件事情,更不要说他一个前内阁首辅了。

    他也只是在自己家乡范围内,勉强救助了一些灾民,至于其他地区的地主士绅,他们该兼并土地,一样兼并土地,该放高利贷,一样放高利贷,他的组织能力连保住一县的农户都做不到。

    所以他把这次的资政议会当成是救命稻草了。只有朝廷主动抗击旱灾,解决灾民,才能安抚住山西百姓不满的内心,才能限制大同社的扩张。

    果然大同社的威胁是巨大的,钱谦益哪怕是在江南也知道大同社最关中做的事情,直接把他们大族连根拔除,这是一个比黄巢更狠辣的敌人。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