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封建土地论》(3 / 6)
而后徐晨关切地问道:“怎么这么晚回来?”
桑文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现在纺织业竞争激烈,这半年来利润增速明显下降,纺织业可是都督府的根基,可衰败不得。”她的眉头微微皱起。
以前大同社的纺织厂靠着先进的纺纱车和织布机,在市场上占据着优势。但如今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大家的机器设备的效率相当,大同社的流水化生产模式他们也学会了,双方的生产成本开始接近,竞争的压力自然大了起来,尤其是纺织行业是属于壁垒比较少的行业,既没有资金上的壁垒,也没有技术上的壁垒,有点钱财的人都可以投入到纺织行业当中。
徐晨倒也不奇怪,以他后世的经验来看,这种竞争极其激烈的行业,一般情况下官营企业很难在这样的竞争中占据上风。
当然,现在不是新世纪,徐晨也不会发出什么“定体问”的惊叹。他深知这种无底线的竞争,比拼的不过是谁更加不择手段,更加压榨工人而已,算不得先进。
他吸取了后世的教训,对这些作坊主已经算是抓得比较严了,但他们总会在底线旁边徘徊,偷偷摸摸地试探规则的边界。徐晨的做法就是,允许竞争,但只要敢越过红线,就绝不留情地加以惩处。
徐晨接着问道:“你找到了好的解决方法吗?”
桑文认真地说道:“加大印染的投入,印染好的布匹价格更高,利润更大,多购买一些提花机,增加这些利润高的布匹的产能。”
桑文也是无奈之举,大同社支持产业的扩张,关中的有钱人纷纷开办作坊。这些有钱人大致分成三档。第一档最有钱的那批人,开的是蒸汽作坊,为整个关中生产蒸汽抽水机,还有就是钟表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关中的钟表已经能做到像一个衣柜大小。这两个行业属于那种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手工业明珠的皇冠。这些作坊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一般人难以企及。
第二档财力差一些,他们开办钢铁厂、机械厂、砖窑水泥厂等高技术高投入的工厂。这些工厂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也很高,一般的作坊主既不了解这个行业,也没有这么多钱来投入。
而相对来说,面粉厂、纺织厂等和柴米油盐相关的轻工业,利润高、回本快、技术要求低、市场大,则受到关中商贾的欢迎。就这两年,关中开办的作坊,一半都是纺织作坊。这么多人不断地投入,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徐晨听后想了想说道:“我倒是知道一个印染的方子,煤炭蒸馏成焦炭的过程会留下一种叫煤焦油的东西,这种东西是最好的染料合成剂,你可以找人试验一下,用这种煤焦油去印染布匹。”
其实,这倒不是徐晨想要给桑文增加一点难度,或者是增加纺织厂的技术研发能力。而是他只知道煤焦油是合成染料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但如何合成,怎么印染,他一无所知。他不过是个高中毕业生,化学知识也只在高一学了一年,后面上网也不会没事去看什么化学知识。对于化工行业,他了解最多的也就是看工业流的时,经常会提到的“三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