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5)

加入书签

要做的事,就是要召集天下的士绅入京,大家共商国事,这乱糟糟的天下也该整顿一番。”

    他现在大权独揽,堪比开国时期的宰相,自然不愿意看到大明的天下如此乱糟糟了。

    黄世俊道:“中原各路大军军饷的问题如何解决,朝廷不能继续再拖下去了。”

    周延儒眉头紧皱,以前这个麻烦他们可以甩给天子,但现在天子放权了,这个麻烦就是他们的了。

    他想了想道:“那些盐商不是准备了500万两银子,让他们交出来给朝廷应急。”

    户部尚书王永光着急道:“500万两也不够,而且现在北方旱灾,最缺的是粮食。”

    面对大明朝最急切的两大难题,朝廷亏空他们要从什么地方弄钱?填补朝廷的亏空,二就是如何抗击旱灾,赈济北方的灾民。

    先前他们忙着和崇祯内斗,这些问题他们都可以甩给天子,但现在不行了,大明所有的烂摊子矛盾都由他们接手了。

    而这两个问题偏偏又是最难解决的,所以周延儒等人眉头紧皱。

    文震孟道:“秋收快到了,到时候朝廷能喘口气,而且等资政院开启之后,有天下士绅的支持,这点亏空算不得什么,朝廷有钱之后,不管是武装士兵,还是赈济灾民都不是问题。”

    其他人也点点头,在他们看来,只要资政院一开,他们团结了天下的士绅,大明遇到的一切问题都通通不是问题。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8月 15日。

    永定城门外,杨鹤带领5000大军准备去辽东。

    杨嗣昌不忍道:“父亲,孩儿和您一起去辽东吧。”

    杨鹤摇头道:“为父走之后,你马上收拾行装回老家。现在的朝廷已经是烂泥坑了,让侯恂他们去搅吧。”

    “你要是孝顺就回老家,保住我杨家的香火这比什么都重要。”

    这个时候侯恂出现,打算送一送这位老朋友,但杨鹤冷哼一声,根本不愿意和这位老友打交道,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侯恂叹息道:“修龄,某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知我罪我,唯有春秋!”

    而后他看向杨嗣昌道:“文若,留下来帮老夫吧。”

    杨嗣昌道:“父亲要某回乡守住祖宅,父母之命不敢违。”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杨嗣昌卖掉京城的宅院,打包了行李,租了一辆马车,就准备离开京城。

    而此时的京城随着资政院即将召开,变得热闹非凡,所有的读书人都在兴奋的传播着这条消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