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6)
我大明士兵的忍耐度,欠个一两年饷他们也能熬得下去。”
户部尚书王永光一脸忧虑,认真地说道:“本官以为地方和朝廷要同时行动。这次的灾情太严重了,再不想办法应对,中原都要冒出第二个像大同社这样的贼寇了。”
而后他压低声音,谨慎地说:“徐晨虽然是贼寇,但他有些措施确实能解决天下面临的问题。像限制地租、打击高利贷、抑制土地兼并,这些都是经世济国的好方法。”
侯恂立刻断然拒绝,严肃地说:“万万不可行。如果天下太平,这些政策还可以考虑实施。但现在徐晨蛊惑农户,就算实行这些政策,农户也不可能站在我们这边。毕竟徐晨直接分田地,这对农户的吸引力太大了。”
“反而这些政策会极大地得罪大户,而现在我们正是要团结大户的时候,怎么能制定伤害大户的政策呢?如此不分大义,我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王永光无奈地叹了口气,说:“现在中原又是旱灾,又是蝗灾,还要供养朝廷的几十万大军,百姓的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
侯恂眼神坚定,语气强硬地说:“活不下去就去造反?这种不忠不孝之人何必留着,杀了便是。”
“正是因为有大同社这样的坏榜样,中原的贼寇才动不动就对我们大户动手。流民活不下去就造反,就要抢夺大户的土地。这股风潮不镇压下去,天下必定大乱,到时候百姓只会越来越苦,死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下来,一万乱民敢造反就杀一万人,十万万人敢造反就杀十万人,百万人敢造反就杀百万人,杀得血流成河,杀得他们再也不敢觊觎大族的土地。”
周延儒点头附和道:“大真兄所言有理。大明这几年之所以乱成这样,就是因为有徐晨这样的人动摇纲常,以至于天下大乱。现在我们杀人就是为了维护天下的纲常,只要纲常不乱,天下才能再次太平,即便会牺牲很多人。”
文震孟也开口说道:“有浮兄,你刚刚说的策略都很有道理,只是做事要有轻重缓急。天下是有一些劣绅,但现在重要的是先把民变镇压下去。等天下太平了,我们再腾出手来整顿劣绅。士绅才是天下的根基,这点我们一定要清楚。”
显然,在场的所有人都倾向于镇压叛乱,尽可能多地杀流民、减少人口,以此来减缓矛盾,而不是损害地主士绅的利益来让北方局势稳定。
8月9日,山海关。
祖大寿神情冷峻,望着京城的方向,眼中隐含着深深的忧郁和不安。他自认为自己是个善于左右逢源、权衡利弊的人,可这次还是中了朝廷那些老狐狸的圈套。
朝廷内斗年年都有,本来和他们这些将门没什么关系。但偏偏贺涵要对付他们,结果他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现在他竟然要听从那些人的安排,带兵进京兵谏。
他又不傻,历来外将入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更何况这次是要对付天子。一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