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6)

加入书签

p;   文震孟满脸气愤,猛地一拍桌子,怒声道:“用抄家这种下作的手段来威胁臣民,这哪里是正道!天子竟在贺涵这小人的蛊惑下,越来越背离圣人的教化了。就算今年拿出 500万两银子,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以后还不知道会怎样呢!”他越说越激动,眼神中满是对朝廷现状的不满。

    侯恂无奈地叹了口气,愤怒地说道:“能有什么办法?如今在天子眼里,能弄到钱的就是忠臣良将。贺涵那家伙不断给天子送钱,在天子看来,他就是大大的忠臣,自然对他言听计从。”

    文震孟听了,沉思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说道:“既然这一切的根源都是贺涵这个奸贼,我等能不能想个办法为国除去此獠?只要除去他,朝廷的许多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在他心中,贺涵就是朝廷一切动乱的罪魁祸首,只要将其铲除,天子没了这个依靠,大明朝廷就能再次回到原本正确的轨道上。

    侯恂却无奈地摇了摇头,面露难色地说:“贺涵恶贼平时龟缩在军营里,身边有上万士兵严密护卫,等闲人根本靠近不了他。他日常出行也是前呼后拥,上百护卫层层保护,而且他还随身穿着宝甲,据说连火枪都射不穿。想要除掉他,谈何容易啊!”

    张之极缓缓开口,语气沉稳地说:“现在对贺涵不满的可不止我们,辽东将门对他也怨气冲天。今年祖大寿他们从朝廷拿到的粮饷只有 150万两,仅仅是去年的三分之一。他们极为不满,认为是贺涵抢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钱财。”

    在这里,历史出现了一个小的分叉口。贺涵的秀子营虽然在京城下几乎全军覆没,但他却意外救下了满桂等将领。原本的历史上,崇祯几乎把有经验的将领一波全送走,不得不依靠关宁铁骑来守护京师的大门,所以即便袁崇焕出事之后,对关宁铁骑的军械粮饷也从未短缺。这反而让祖大寿这些人看清了朝廷的虚实,想方设法拥兵自重,把朝廷的兵马逐渐变成了自己的私兵。

    但在这条历史线上,崇祯有了贺涵的新军,对关宁铁骑便不再那么重视。他把一部分资源投给了满桂的大同镇、马世龙的宣大镇,还有一部分给了孙承宗。若不是看在关宁铁骑还要守着山海关,崇祯连这 150万两都不想给他们。

    祖大寿他们并不清楚朝廷的内情,只看到自己的粮饷大幅减少,而贺涵却迅速组建了 5万新军,自然而然地认为贺涵吞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钱财。因此,在关宁军当中,那些将门每天都对贺涵骂不绝口,抱怨他抢走了自己的钱粮。

    更关键的是,以往朝廷若这样对待他们,辽东的将门绝对会闹一场兵变给朝廷看看。但如今他们却不敢了,因为贺涵的 5万新军就在他们背后。秀子营和女真人的大战他们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也知道贺函领着5000人就能击败女真两个旗的主力,现在贺涵有 5万新军,只怕皇太极的八旗齐出都未必打得过。祖大寿他们担心自己刚闹兵变,贺涵就会带着秀子营杀过来,所以只能敢怒不敢言。

    侯恂满脸鄙夷地说:“他们难道还敢造反不成?贺涵的大军就在他们后方,关宁军要是敢兵变,不出&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