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崇祯:大明之敌在朝堂(1 / 7)

加入书签

    孙承宗离开之后,周天满脸忧虑地对李信说道:“我们这样做岂不是在替大明朝廷宣扬忠君爱国的思想,这和我们原本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了。”

    和李信一起来河南的有十几人加入了忠信营,他们勉强占据着军中的高层位置。但想要在这复杂的环境中宣传大同思想,显然需要格外小心谨慎。

    李信神情淡然,目光坚定地说道:“爱国并不一定意味着要忠于朝廷,还要看大明朝廷是如何对待士兵的。”

    李信嘲讽道:“我有信心朝廷的所作所为一定会让士兵失望。之后就看我们如何引导他们了。全军教喻这个职位,恰好方便我们向其他人宣传大同思想。我们一定要深入到士兵当中去。

    高级军官朝廷还会用金钱和爵位来拉拢他们,但普通士兵却遭受着军官和朝廷的双重压迫,他们改变现状的意愿最为迫切,也更能接受我们的大同理论。”

    周天满恍然大悟:“狗改不了吃屎,那些明军军官迟早会盘剥士兵。”

    大明士兵什么待遇满天下都知道,那就和乞丐差不多,即便是普通人家都不会想和军户结亲。

    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12月 8日,紫禁城,乾清宫内。

    工作狂人崇祯正在看着大明地方上上奏过来的奏折,但他越看越不耐烦,很多奏折基本上打开来,看了前面第一页的内容,他就用朱笔写下批语,空洞无物。

    看了另一封奏章,又就这么一头写下废话连篇。就这样他一连看了十封奏章,但都没看到啥有用的信息,气的他直接丢下了这些奏章。

    “王承恩,把大同报拿过来给朕看,看这些蠢货的奏章,看的朕心烦。”

    王承恩当即按照崇祯的命令,在报价上把一份《大同报》拿到崇祯手中。

    这是崇祯的办公场新鲜玩意儿,在他的案台旁边新增了一个报架,上面挂着从关中来的各种报纸。

    锦衣卫会定期收集关中的各类报纸,然后送到紫禁城,交给崇祯来了解大同贼寇的情况。这也算是让锦衣卫发挥了点“废物利用”的价值。

    排在报架首位的是《大同报》,崇祯发现大同社要做的事情往往会先通过《大同报》宣布出来。崇祯最开始以为这是贼寇放的假消息,但经过他几番验证发现大同报说的内容几乎都是真的。

    虽然崇祯不明白,贼寇的脑子是怎么想的,居然把这种重要信息公之于众,但这也使得崇祯几乎每期《大同报》都看,以此来了解大同社的内部动向。

    接下来还有《重民报》《工人日报》《长安日报》等关中的十几种报刊。崇祯很快就发现,贼寇的报纸上信息极其丰富,往往一小块豆腐块大小的文章就能把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