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5)

加入书签

nbsp;  虽然正面的冲突没有了,勋贵们开始吹枕边风,东林党和阉党在对付贺涵身上也达成了默契,抓住了任何破绽都要弹劾他。

    但崇祯根本不在意这些,因为开始在直隶清田,朝廷的债务直接减少了300万两,边军的士兵能发军饷不说,5万新军因为有军田,开支减少了一半。

    崇祯也是要脸的,他难道想欠着商贾几百万两银子,朝廷连士兵的军饷都发不出来,为了一点赏银讨论半个月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

    朝廷的文武百官个个大义凛然,但却没办法帮助朝廷弄到一两银子,贺涵倒是在他们嘴中祸国殃民了,但光今年就给朝廷弄了几百万两银子,稳住了朝廷的局势。

    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这不是一眼明了的事。

    当然和贺函一起清田的杨鹤自然也成为了祸国殃民之徒。

    黄道周离开了朝堂,整个人也变得轻松他宽慰道:“在直隶清田,秀龄你做的对。”

    “朝廷对勋贵,大族已经足够优待,但他们仍贪心不足,想要霸占那些惨死在女真人屠刀下百姓的土地,你们用这些土地养出来5万精锐做的很好。”

    黄道周虽然是老学究,但还是有基本的道德观的,朝廷剥夺士绅的土地他会反对,但士绅霸占百姓的土地,阻碍朝廷编练新军,他一样反对,他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勋贵和士绅做错了。

    朝廷逐渐入不敷出,学习几十年前张居正清田增加朝廷收入,是解决朝廷困境最好的方法,所以在清田方面,他是支持杨鹤他们的举动,只是他觉得杨鹤的手段太激烈了,所以没有表达过支持,但现在他已经不在朝堂了,自然没什么顾忌了。

    侯恂一脸严肃地说道:“但这手段太过激烈了,你们这是在玩火,稍有不慎,整个大明朝都会被你们师徒点燃。”

    杨鹤苦笑道:“大同社的报纸你们也看了,今年他们就收了2000万两的税,这还没有包括田赋,关中有5000万亩土地,大同社收三成税,明年关中只要不闹大旱灾,大同社就可以征收到1500万石的粮食,扣除三成的开支,大同社有1000万石粮食可以用来征战,现在朝廷的气运就寄托在上苍身上,明年关中如果继续闹旱灾,朝廷还能多一年的时间准备,如果明年关中丰收,某已经不敢想象朝廷将会面对何等局面。”

    黄道周皱着眉头,大同报现在不但是崇祯必然观看的报纸,也是大明官员,地方士绅必看的报纸。不管大明承不承认,大同社已经成为了能主宰天下的势力之一,大明各方势力都迫切的希望了解关中的信息。

    但越了解大同社的情况,大明的士绅越是胆寒,居然会有一方势力把矛头对准他们这些地方大族

    简直是不可理喻,你徐晨争霸天下就和朱家去争,把矛头对准他们算什么回事。

    动不动说什么要把地主士绅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当中,说了还直接做,关中大族不是被贬到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